重回夏雨岛追寻诗歌的本源

发布者:孟雨发布时间:2013-05-27浏览次数:39

    三十年前,丽娃河畔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成立了夏雨诗社,用诗歌记录青春的蜕变和成长;三十年后,曾经的“夏雨诗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以诗歌的名义,重逢丽娃河畔,追忆永不逝去的青春。

 

                       夏雨诗社成立30周年暨“诗歌的本源—回顾夏雨诗社”主题研讨会

                                           钱谷融先生出席

李其纲、赵丽宏、陈晓明等学者出席并发言
    

    5月25日下午,夏雨诗社成立30周年暨“诗歌的本源—回顾夏雨诗社”主题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著名文艺理论家钱谷融,《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王伟,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丽宏,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陈晓明,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作家出版社编审唐晓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著名诗人、华东师大中文系79级校友宋琳,著名诗人、华东师大中文系80级校友徐芳、《上海文化》编辑张定浩等出席会议并发言。上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丽娃河畔的一批知名校园诗人李其纲、旺秀才丹等历届夏雨诗社成员也出席了研讨会。华东师大校友会常务副会长罗国振、中文系领导、中文系校友会负责人以及中文系历届校友、在校师生等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文学社团夏雨诗社,在全国高校乃至整个中国诗坛具有广泛的影响,经历三十年的发展,夏雨诗社已经成为了校园诗歌的沃土,成为众多师大学子共同的“青春记忆场”。昔日的夏雨诗人,如今遍及教育、新闻、出版、影视、新媒体等领域并做出杰出贡献,然而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诗歌之焰从未在他们的身体里熄灭。回忆起当年夏雨诗社成立的盛况,中文系77级校友赵丽宏说,那个时代确实是一个文学的时代。诗使大家变得年轻,使大家能够面对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挫折,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中文系80级校友徐芳回忆说,在那个年代里书包中总是藏着一本两本的油印的诗歌刊物,有人声鼎沸的赛诗会,有被偶像化的校园诗人……当时只是因为发表了一首小诗,在校园里就总会被同学拦截,一起谈诗歌。


    谈起诗歌创作对于自己的影响,徐芳说她的创作,也是那个年代的产物,拜时代所赐,拜大学时代所赐。她说:“华师大中文系创造了很多的奇迹,源于师大有非常深厚的人文环境,有一个非常好的创作氛围,所以才有了华师大的作家群现象,才有了夏雨诗社这样一个全国高校知名的文化品牌的诞生。”

 

                      中文系教授周宏朗诵夏雨诗社《夏雨岛》创刊词《夏雨,年轻而执着》

中文系1989级校友胡艳春和传播学院2012级于鑫淼同学朗诵宋琳名作《丽娃河》

            诗人宋琳朗诵1988年的诗作《仿佛走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称此刻的时间似乎是循环的。

                                   校友和同学们群诵名作向80年代致敬

                                      著名艺术家刘广宁朗诵后接受鲜花

                                     社旗交接,夏雨诗社“复活”

                                    复旦诗社许德民一家三口在舞台上

                                    校友金颖朗诵同济诗社作品《暗香》

东华诗社刘擎朗诵《1974年的阅读与情感》

                                       复旦诗社简昉朗诵《黄梅雨季》

                                      华东师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表演

                                 东方卫视主持人阎华校友、于立主持盛典

                      盛典持续4个多小时,师生校友共同重温80年代校园诗歌盛况


    25日夜,悠扬的交响乐曲中,映衬着丽娃河的粼粼波光,“夏雨诗歌节”盛典暨诗歌朗诵会在中山北路校区大礼堂拉开了序幕。诗会分致敬:80年代、倾注:青春喷薄、友情:驿站芳香、出发:思想跋涉、爱情:丽娃河畔、传承:光荣梦想、尾声等七个篇章,穿插着校艺术团带来的《喀秋莎》《山楂树》等怀旧老歌和青春校园视频播放。夏雨诗社历任社长、成员以及上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上海高校的一批校园诗人,中文系历届校友、在校师生600余人与校领导任友群等共同重温了诗歌的校园盛况。阔别师大几十年,一批当年活跃在诗坛的身影再次登上久违的大礼堂,深情朗诵那些当年耳熟能详、备受追捧的诗句,时光仿佛在此刻静止。30年里,逝去的只有年华,而师大的人文情怀,和丽娃河水一样静静流淌,生生不息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春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