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罗默:城市化的机会和挑战

发布者:孟雨发布时间:2013-11-03浏览次数:87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受聘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 做客大夏讲坛

  10月29日下午,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斯坦恩商学院教授保罗·罗默先生受聘我校“荣誉教授”,并做客大夏讲坛。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社科处处长顾红亮以及400余名师生参加了受聘仪式并聆听了报告。荣誉教授授聘仪式由金融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岳华主持。

  陈群校长代表学校向保罗·罗默教授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并赠送了纪念品。在对保罗·罗默教授的致谢中,他直言,罗默教授的到来实现了他的一个愿望——纽约大学的顶尖学者同样站在华东师大的讲台上,为师大的师生“传道授业”。陈群校长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是中国当下最重要命题之一,中国的发展、上海的发展与罗默教授的城市化理论不谋而合,希望罗默教授能够运用他的理论和学术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指导。

陈群校长向保罗·罗默教授颁发荣誉教授聘书后,还向他赠送了ECNU棒球衫

  荣誉教授授予仪式后,罗默教授作了题为“城市化机会”的专题演讲。罗默教授回顾了1800-2000年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十个发达国家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就业变化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聚集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城市化”应运而生。同时,罗默教授指出,经济快速增长、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应运而生,因此“城市化”应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学者,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密切关注。

“城市化”的机会

  罗默教授认为,对个人而言,“城市化”给个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切实地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求;对国家而言,城市的建设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窗口和平台,有利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和使用。他指出,由于劳动力收入占到GDP的三分之二,因此劳动力技能的提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至关重要。现实中,劳动力收入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要弥补地区间的这种差距则需要借助于“城市化”进程。在这具体的过程中,政策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涉及到如何吸引国外资本来提高劳动力的收入、增设学习机会,如何通过教育、在职培训来积累优秀的人力资源。

“特许城市”和未来

  罗默教授通过实际数据和模型拟合,对比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他指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处在还在进行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城市居住。城市新增人口将从每年6000万增长到每年7000万。保守估计,今后100年内将会新增近50亿城市人口,而这其中90%都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但高速增长的状态极可能是稍纵即逝。如何应对庞大的城市人口以及趋于稳定的增长机会则是我们现在要努力应对的。罗默教授以曼谷和纽约,曼哈顿和埃塞俄比亚这两组城市进行比较,进一步强调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他充分肯定了深圳的特区发展模式,这也与他的“特许城市”的想法不谋而合。

大夏讲坛现场

  专题报告后,校长陈群、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殷德生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系主任杨来科教授等师生与罗默教授就上海城市发展、土地政策对城市化的影响、深圳模式的可复制性等问题与罗默教授进行了交流互动。

 

  • 保罗·罗默简介

 

  保罗·罗默(Paul M.Romer)是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之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力候选人,被《时代杂志》选为1997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罗默教授曾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并获得斯坦福大学的杰出教育奖。目前为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保罗·罗默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经济增长领域。 1986年他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把知识完整纳入到经济和技术体系之内,使其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提出了四要素增长理论,即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本和劳动外,又加上了人力资本和新思想。

  作为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之一,罗默教授探讨了纠正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局限性的一些可能途径,用内生的技术来解释经济的增长,在内生增长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导致了经济增长分析的全面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