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翻译家、我校教授王智量向档案馆捐赠手稿和画作

发布者:张金玉发布时间:2014-10-17浏览次数:315

  “唱自己的歌,不要鹦鹉学舌”,这是著名外文专家、翻译家、小说家、我校中文系教授王智量在课堂上多次提及的一句话。在他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不仅翻译了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狄更斯的《我们共同的朋友》等众多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全部译作超400万字),还先后出版了学术论著《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论19世纪俄国文学》等,并创作了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散文集《人海漂浮散记》等,在中外文学的殿堂里架起了一座沟通和友谊的桥梁。

  10月15日上午,“王智量教授手稿、画作捐赠仪式暨王智量学术生涯展”在我校档案馆举行,副校长范军出席仪式并向吴妹娟女士(王智量教授夫人)颁发了捐赠证书。王智量教授的同事许光华教授、学生王圣思教授,以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捐赠仪式,仪式由档案馆馆长汤涛主持。  

 著名翻译家、我校教授王智量向档案馆捐赠手稿和画作

副校长范军向王智量先生的夫人吴妹娟女士颁发捐赠证书

香烟盒上的译稿——王智量当年的全部家当

  王智量,笔名智量,江苏江宁人,中共党员,民盟会员。1928年出生于陕西汉中,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俄语专业,曾任北京大学教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78年后任教于华东师大,曾任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本次王智量学术生涯展,主要从“学术新秀 风华正茂”、“耕耘译坛 繁花满树”、“杏坛名师 学界达人”、“燃烧生命 著作等身”四个部分,全方位地展示了王智量教授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成就。

  据王圣思教授回忆,在曾经的蹉跎岁月中,王智量教授始终坚持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1958年,他先后被下放至河北山区、甘肃农村等大西北地区,因条件艰苦,病饿交加,只能将最初的译稿写在香烟盒的纸片上。当他回到上海时,全部的行李只有一个大麻袋,而这个麻袋里面装的全都是写满了字的香烟盒和碎纸片。这些,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最初始的翻译手稿。此后的十余年里,这部手稿先后修改了十几遍,正式出版后,流传广泛,王智量也因此成为了这部俄国名著第一位、也是最优秀的一位中文译者。以《叶甫盖尼•奥涅金》为起点,他还翻译了普希金的大量文学作品,这些中文译本在俄国所有普希金的纪念馆内均有陈列和展出。 

  此次捐赠,王智量教授把家中所存的所有手稿、部分画作以及证书和照片等,都毫无保留地捐给了校档案馆。经过档案馆工作人员半年多的整理,此次捐赠共包括手稿80份、画作29幅、著作61种、发表刊物16册、照片642张,以及证书10份。 

捐赠仪式结束后,范军副校长陪同王智量夫人吴妹娟女士参观《王智量学术生涯展览》

 王智量教授捐赠的证书、手稿等

手稿的收藏整理——师大文脉传承的重要途径

  档案馆馆长汤涛在主持捐赠仪式时表示,王智量教授的慷慨捐赠,充分体现出对学校的支持、信任和期望,也彰显出大学教授在教授治学、文脉传承、文化积淀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现了老教授、老专家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风范、心系学校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以及对后辈学者和学子言传身教的独特影响。

  作为“文化存真,反哺母校”系列活动之一,校档案馆旨在通过建立知名教授“人物档案”,发挥档案这一特殊媒介的传播力,为日后建立人物研究打下基础,凸显档案工作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发掘知名教授学术资源,采集当代文化记忆,丰富档案馆藏资源,传承大学文明。同时,也通过此类收藏和展览,彰显知名教授对学校和社会的学术影响力和文化贡献力,唤起更多教授对学校档案文化事业的支持。接下来,校档案馆还将继续整理和收藏我校一批知名校友、专家教授的手稿。 

 与会人员参观展览

  范军在总结发言中对王智量教授的慷慨捐赠表示感谢,并深情回忆了王智量教授在师大从事教学时的情景。“当年在三馆315教室上课的时候,因为他的课讲得太好了,许多学生都是开着315教室的门缝,听王智量教授讲课的。”范军回忆,王小鹰、赵丽宏、陈丹燕等知名作家,都曾经上过王智量教授的课,“这就是华东师大教书育人的典范。”范军强调,华东师大是一所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学校,档案不仅承载了学校的历史,还具有传承文脉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收藏和整理日渐稀缺的手稿,显得愈加珍贵。范军希望此类捐赠活动能够继续下去,做好我校师生校友尤其是知名专家学者的手稿收藏事宜,进而助力学校的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师大的人文底蕴。 

 

文字、图片|戴琪 来源|档案馆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