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创建动态
文明风采
文化日历
影像
图库
历史沿革
学校标识
文博师大
文明指标
基本指标
强化思想引领 培育时代新人
坚持党的领导 落实主体责任
强化教育教学 提升办学质量
丰富校园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优化校园环境 加强后勤保障
强化责任担当 校社共建共享
特色指标
特色指标1
特色指标2
特色指标3
特色指标4
创建动态
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创建动态
创建动态
2025-05-14
钱旭红:休闲,未来的超级产业
4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扬州市、上海市普陀区举办“休闲:未来的超级产业”研讨会,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休闲文旅产学研发展前景与路径。今天(5月11日),文汇报整版报道研讨会部分专家观点。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专门撰文,进一步阐发观点。5月11日,文汇报整版报道《AI赋能休闲文旅,超级产业崛起》休闲:未来的超级产业钱旭红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崭新的前景正在浮现:当生产效率达到极致,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类社会将可能进入一个以人的精神提升和兴趣满足为核心价值、以休闲体验为外在表象的新纪元,犹如一生可以活几辈子,或者,一辈子活了无数个人生。
2025-05-09
当先锋 做贡献!华东师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
5月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普陀校区举行集体学习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进行学习研讨。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学习会由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雷启立表示,要持续深化AI赋能传统学科发展的力度和广度,面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智能教育、空间智能、智算药学等前沿交叉学科,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校党委常委、副校
2025-05-09
钱旭红:华东师大集智聚力服务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以《为加快建成科技创新高地 集智聚力构建科研新范式》为题撰文,介绍了学校围绕上海市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瞄准重大问题、超限跨界融合、积极创新策源,构建人才培养新机制、科学研究新范式、成果转化新生态,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发展的理念和举措。 集智聚力服务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2025-05-04
《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展》走进华东师大
为推进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干部、党员、师生修好家风必修课,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上海市档案局(馆)的指导和支持下,华东师大在校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展》。 4月29日,展览开幕仪式在普陀校区孟刘馆举行。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档案馆副馆长石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出席并为展览揭幕。开幕仪式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军文主持。学校纪委委员代表,纪委办监察处巡察办、宣传部、学工部、博物馆、档案馆、团委等单位负责人,院系纪委书记(纪检员)以及学生志愿讲解员代表等参加仪式。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档案馆副馆长石磊,校党委副书记、
2025-05-01
华东师大出品的首部原创歌剧《青衣》沪上首演
4月25日晚,由华东师范大学出品的首部原创歌剧《青衣》在上海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震撼首演。女高音歌唱家、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吴睿睿担任主创与制片,并领衔主演,以跨越东西方的艺术语言,将“戏痴”筱燕秋的跌宕命运与人性纠葛推向舞台,收获观众热烈反响。华东师范大学出品的首部原创歌剧《青衣》当中国戏曲遇到西方歌剧 《青衣》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毕飞宇的名作,此前已有过电视剧、舞剧、京剧、赣剧、声音演绎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 歌剧是来自西方的舞台艺术,《青衣》又与戏曲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有关。因此,在歌剧《青衣》的改编过程中,创作团队精准把握了两个核心关键词:命运与人性。据吴睿睿所言,
2025-05-01
华东师大学者获第25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近日,第二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正式揭晓。华东师范大学药学院院长李洪林教授荣获药学领域奖项。第二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获奖人员名单 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于1994年经科技部奖励办批准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秘书处设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吴杨奖以其科学、严格的评选程序,严肃、认真的评审态度,确立了其在医药卫生领域的荣誉和地位,成为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努力争取的一项殊荣。 吴杨奖每届获奖名额为基础医学领域2名;临床医学领域6名;药学领域4
2025-04-24
百年光华!这堂大课开讲啦,陈凯先院士首讲
窗体顶 为纪念华东师大前身学校之一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学校邀请名师大家开设讲座,激励青年学子爱国报国。华东师大第一附属中学校友陈凯先院士首先开讲啦!华东师大第一附属中学(光华大学附中为其前身学校之一)1962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年轻一代要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4月19日下午,著名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应邀做客华东师大“杏坛高议”,畅谈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发展态势,并与青年学子分享他为人民研发新药的科学人生故事和学术感悟。华东师大副校长吴健主持讲座 华东师大副校长吴健在主持
2025-04-18
校领导赴京出席2025中国留学论坛
4月11日,2025中国留学论坛暨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开幕式在北京举办,教育部副部长徐青森出席论坛并讲话。“数智时代的留学教育价值与趋势”圆桌论坛作为配套主题交流活动之一于同日下午在京举行,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泉出席圆桌论坛。“数智时代的留学教育价值与趋势”圆桌论坛在京举行 华东师大副校长吴健应邀担任该圆桌论坛召集人,同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主席Denis Simon、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宁、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执行校长Maria Fasli、萨塞克斯大学副校长Robin Banerjee以及北京大学优秀留学人员代表钱思天对话,共同探讨数智技术驱动下的国际教育变
2025-04-17
为重塑文科价值提供思想基石:纪念王元化先生诞辰105周年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挑战,人文学科将迎来重大变革。在这一时刻,重温学术前辈的思想观念和治学精神,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人类丰富的心灵世界,为人文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基石。纪念王元化先生诞辰105周年系列讲座 今年适逢王元化先生诞辰105周年。上周,“纪念王元化先生诞辰105周年系列讲座”开幕式暨首讲在闵行校区举办,吸引了校内外师生、学者逾200人参与,现场气氛热烈。“纪念王元化先生诞辰105周年系列讲座”开幕式暨第一讲在闵行校区举办 王元化先生不仅培养了大批杰出学者,更以独立的学术研究精神应对时代的挑战,在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运动和90年代的“反思”思潮中留下了不可磨
2025-04-13
今年种什么?2.8万株铺就毕业花海,即将上线
每一年毕业季,带有美好寓意的毕业花都是华东师大给毕业生的独特赠礼。婆婆纳的芬芳、马鞭草的摇曳、向日葵的耀眼……万千花苗和毕业生的指纹在华东师大的经纬坐标上织出了一张绵密的记忆之网。 河畔的风裹挟着草木香,将毕业的思绪悄悄递来。今年,6种备选的2025毕业花选手经公开投票,选出的前三名是:绣球(4690票)、鼠尾草(1279票)、金娃娃萱草(1248票)。综合考虑了包括花卉的护理以及种植期等因素,最终决定种植寓意着希望与团聚的绣球花“无尽夏”。它将以蓝粉交织的花色绵延整个夏日的花期,承载着青春永不落幕的希冀。 4月10日上午,华东师大师生们在后勤保障部绿化师傅的指导下
2025-04-10
华东师大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第二次集体学习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4月7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第二次集体学习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重要内容。校党委常委、校领导参加会议,学习教育专班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读书班由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华东师大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第二次集体学习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校长钱旭红以《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题,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历史脉络、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领学,并以“四个必须”强调要持之以恒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钱旭红表示,党的作风是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晴雨表,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必
2025-04-10
开课15年,华东师大“最AI”的课怎么“升级打怪”?
2025年开年至今,从大模型DeepSeek到Manus智能体引发的新一轮AI浪潮蔓延到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重塑教育图景。 在华东师大,一门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二学生的《人工智能》必修课,堪称是“最AI”的课。这门课历经15年迭代,从经典算法教学课堂蜕变为以“师-生-AI共创”为核心的智能教育课堂。 这门由周爱民教授领衔的课程,入选2024年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以“动态迭代的课程体系、独一无二的智能教材、扎根国产的科技情怀”三大特色,为AI时代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华东师大方案”。15年追新:这门课“永远在升级”“人工智能是变化最快的领域,所以我们这门课
2025-04-03
华东师大引领全国校园联跑,为孤独症儿童开启温暖旅程
阳春三月,樱花与爱心一同绽放。3月30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意识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华东师范大学与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联合主办的“用爱奔跑 点亮星梦——2025KDL‘世界孤独症意识日’公益马拉松全国校园联跑行动”在全国21个省市31个分会场同步启动,吸引了近千名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家长以及爱心志愿者参与。用爱奔跑点亮星梦——2025KDL‘世界孤独症意识日’公益马拉松全国校园联跑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主会场起跑 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贵仁,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会长、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市教委原主任薛明扬,上海市体育局原副局长郭蓓,上海市教委体卫艺
2025-04-02
“地沟油”变航空燃料,华东师大科学家发明颠覆性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家发明颠覆性技术,大幅降低“地沟油”变航空燃料的成本,为推动上海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贡献了“师大方案”。3月31日,《解放日报》头版以“生产成本降30%撬动万亿级产业”为题报道了这一创新成果。《解放日报》3月31日头版报道生产成本降30%撬动万亿级产业——“可持续航空燃料”从校园实验室走向千吨级中试装置 在华东师范大学可再生碳资源科学与技术工程中心,记者看到了几瓶透明液体,它们是油脂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其原料是俗称“地沟油”的废弃油脂。近日,这种燃料样品通过了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的权威检测,48项指标全部合格,符合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不仅如此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8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2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