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创建动态
文明风采
文化日历
影像
图库
历史沿革
学校标识
文博师大
文明指标
基本指标
强化思想引领 培育时代新人
坚持党的领导 落实主体责任
强化教育教学 提升办学质量
丰富校园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优化校园环境 加强后勤保障
强化责任担当 校社共建共享
特色指标
特色指标1
特色指标2
特色指标3
特色指标4
创建动态
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创建动态
创建动态
2025-09-30
薪火赓续 信仰对话!上海教育系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举办
9月29日,“我和祖国共成长”系列活动——“薪火赓续 信仰对话”上海教育系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活动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主办,本市18所大中小学校和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共同协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高校、各区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师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围绕“九州怒·烽烟起”“烽火烈·同袍行”“山河兴·新程启”三个篇章,立体呈现烽火岁月中华夏儿女的英勇事迹
2025-09-28
第十三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在华东师大举行
面对全球气候治理改革的关键革新,以及目前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进展迟滞的严峻挑战,如何在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生态、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进程中,以教育合作做出积极回应?9月25日,第十三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波兰、巴西、韩国、德国、日本、挪威、冰岛、瑞典、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与机构的知名学者和中国专家齐聚一堂,共商以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推动可持续发展之道。本届论坛共汇聚14位国际专家学者、国内12个学习型城市代表,通过专题报告、学术沙龙、典型案例分享等多形式环节,系统展示国内外在社区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创新模式。论坛吸引了来自国际组织、高校科研机
2025-09-28
华东师大85项成果荣获上海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上海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近日正式揭晓,全市共评选出奖项499项,其中学术贡献奖4项、学术新锐奖19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59项、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417项。华东师大85项科研成果荣登榜单,获奖总数稳居全市第二。其中,学术贡献奖2项、学术新锐奖3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61项,多项核心奖项实现突破性进展,彰显出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扎根实践、服务需求”的鲜明特色与强劲实力。|关键奖项中实现“多点领跑”华东师大学术贡献奖实现新突破,获奖2项,并列全市第一,标志着学校在民生保障与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获学界最高认可。
2025-09-23
跨越百年的精神接力!华东师大“新生第一课”开讲
跨越百年的精神接力!华东师大“新生第一课”开讲
2025-09-23
华东师大开学典礼,超万名新生佩校徽启航!
9月16日,华东师大2025年开学典礼在闵行、普陀两校区分别举行。 12386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本硕博新生满怀梦想与憧憬,在华东师大这个思想荟萃的学术殿堂探求新知,开启一段镌刻成长印记的青春时光。 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新生起立向国旗行注目礼,用青春的声音向祖国深情告白,乘着荣光开启新的人生篇章。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典礼上,校领导为新生代表戴上了校徽。 这一刻,不仅标志着新生们从此与华东师大“血脉相连”,更意味着他们将以“华东师大人”的名义,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把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洪流,在奋进之路
2025-05-23
华东师大举行《图说光华大学》新书发布会
在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光华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于5月21日举行新书发布会,由学校档案馆精心编撰的《图说光华大学》正式出版。 编撰团队通过深挖馆藏资源,广泛搜集,对光华大学相关的海量历史档案、珍贵图书资料等进行系统梳理,精选800余幅历史图片,以直观且富有冲击力的视觉语言,全面勾勒出光华大学跌宕起伏的办学历程,让那段承载着理想与热血的峥嵘岁月,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唤起人们对先辈奋斗精神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书中每一幅图片都似一把钥匙,打开尘封的历史之门,生动再现光华师生秉持爱国救国之志,践行知行合一的奋斗图景。” 据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
2025-05-22
华东师大斩获2024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3项全国第一,年度贡献力全国第二
窗体顶 当520遇见最严谨的浪漫主义,“3项全国第一”是华东师大研究生在科创赛道写下的“硬核表白”。在2024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华东师大斩获全国一等奖21项,一等奖获奖数全国第四,质量贡献力位列全国第一,年度贡献力位列全国第二,最高荣誉奖“创新实践之星”获奖数全国第一,5项作品入选系列大赛首次成果展示活动,入选作品数全国第一。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年度启动大会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交流会举办 5月16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中共南京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联合主办。中
2025-05-22
华东师大闵行校区西门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启动仪式举行
百年学脉,薪火相传。今年6月3日是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也即将迎来启用20周年。5月19日,华东师大正式启动闵行校区西门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以修缮校门、重塑育人环境为载体,传承百年光华精神,共启教育强国新征程。 5月19日上午,华东师大闵行校区西门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启动仪式在闵行校区举行。光华大学首任校长张寿镛之孙张元方先生,曾孙张健飞先生,曾外孙女田弋女士;“光华门”复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主要捐赠方代表上海惠天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东师大89级生物系校友程静;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学校相
2025-05-16
白于蓝:破译文明密码的时光摆渡人
白于蓝与学生一起破解古文字造字“动机” 深耕古文字研究30余年,他是埋首故纸堆的“时光侦探”,也是“冷门绝学”的引路人。他在出土文献中勘察文明原点,用学术匠心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他叫白于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白于蓝“不录”当读作“丕禄”,“延先衋死亡”当读作“延年迟死亡”,“母念哉弋”当读作“毋贪财食”,“石宗”当读作“庶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白于蓝教授在一场学术讲座上,以“因声求义”之法对西周重要青铜器《作册嗌卣》的铭文进行全新解读,将一段曾被误读为死亡记录的文字,还原为先人对子孙的殷切祝福和再三告诫,在学界引发不小的反响。 白于蓝深耕古文字研究30余年,他是埋首故纸堆的“时光侦探
2025-05-14
钱旭红:休闲,未来的超级产业
4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扬州市、上海市普陀区举办“休闲:未来的超级产业”研讨会,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休闲文旅产学研发展前景与路径。今天(5月11日),文汇报整版报道研讨会部分专家观点。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专门撰文,进一步阐发观点。5月11日,文汇报整版报道《AI赋能休闲文旅,超级产业崛起》休闲:未来的超级产业钱旭红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崭新的前景正在浮现:当生产效率达到极致,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类社会将可能进入一个以人的精神提升和兴趣满足为核心价值、以休闲体验为外在表象的新纪元,犹如一生可以活几辈子,或者,一辈子活了无数个人生。
2025-05-09
当先锋 做贡献!华东师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
5月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普陀校区举行集体学习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进行学习研讨。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学习会由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雷启立表示,要持续深化AI赋能传统学科发展的力度和广度,面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智能教育、空间智能、智算药学等前沿交叉学科,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校党委常委、副校
2025-05-09
钱旭红:华东师大集智聚力服务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以《为加快建成科技创新高地 集智聚力构建科研新范式》为题撰文,介绍了学校围绕上海市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瞄准重大问题、超限跨界融合、积极创新策源,构建人才培养新机制、科学研究新范式、成果转化新生态,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发展的理念和举措。 集智聚力服务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2025-05-04
《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展》走进华东师大
为推进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干部、党员、师生修好家风必修课,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上海市档案局(馆)的指导和支持下,华东师大在校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展》。 4月29日,展览开幕仪式在普陀校区孟刘馆举行。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档案馆副馆长石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出席并为展览揭幕。开幕仪式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军文主持。学校纪委委员代表,纪委办监察处巡察办、宣传部、学工部、博物馆、档案馆、团委等单位负责人,院系纪委书记(纪检员)以及学生志愿讲解员代表等参加仪式。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档案馆副馆长石磊,校党委副书记、
2025-05-01
华东师大出品的首部原创歌剧《青衣》沪上首演
4月25日晚,由华东师范大学出品的首部原创歌剧《青衣》在上海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震撼首演。女高音歌唱家、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吴睿睿担任主创与制片,并领衔主演,以跨越东西方的艺术语言,将“戏痴”筱燕秋的跌宕命运与人性纠葛推向舞台,收获观众热烈反响。华东师范大学出品的首部原创歌剧《青衣》当中国戏曲遇到西方歌剧 《青衣》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毕飞宇的名作,此前已有过电视剧、舞剧、京剧、赣剧、声音演绎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 歌剧是来自西方的舞台艺术,《青衣》又与戏曲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有关。因此,在歌剧《青衣》的改编过程中,创作团队精准把握了两个核心关键词:命运与人性。据吴睿睿所言,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9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2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