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指标

文化育人

48

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发挥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建设好教职工和学生活动中心,校园文化环境与场所布局合理,活动丰富,管理有序。师生文化活动丰富,管理规范,引导有力,通过综合素养课、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人文教育。


    一、发挥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校文化建设委员会作用,强化文化育人工作的系统设计和统筹力度。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委员会统筹指导,依托文化建设专项基金,每年重点培育一批文化建设精品项目,传承学校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红色文化基因,挖掘革命文化育人内涵,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21年,“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系列课程建设”项目入选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项目。我校荣获上海市第二届文明校园,入选2021-2023年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二、校园文化环境与场所布局合理,构建优秀文化育人新样态。

逸夫楼24小时阅读空间的“四史”建设项目获批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实体书店项目。重新修葺思群堂,校史馆,普陀、闵行两校区校门,改善校园环境及周边出行安全,完成闵行校区夏雨厅食堂整体修缮工程,将大学生活动中心闲置露台打造成“幸福研习空间”,新建文化艺术中心,切实提升校园及周边环境整体品质,践行“不言之教”。在两校区启用全新的导向牌、楼宇牌、警示牌、提示牌等。在为师生校友、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整体品质,深化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

修缮后的东大门

校党委副书记朱民、闵行区吴泾镇党委书记金海民、大夏门捐赠人程静校友和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平、基建处处长王军等师生代表推开大夏门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夏雨厅”食堂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随师办”移动端平台,创新建设“云萦丽娃”数字孪生校园平台,打造高水平线上校园文化载体。开发“芳秾”校园环境小程序,通过对校内植物的科学信息以及历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将校园环境打造成充满人文情怀的育人“活教材”。

 “芳秾”小程序


三、积极开展师生文化活动,增强人文教育。

2021年,我校校级层面组织开展“四史”学习宣传教育 57 次;校级层面组织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52 次;所在社区对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满意率 98%。一是发挥社团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师文体活动。我校教职工协会(社团)数量达到24个。教职工健走协会、摄影协会等相继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首次通过选举产生协会的理事会。教职工健走协会、太极拳协会、摄影协会、集邮协会、书画协会、长跑协会等都结合建党100周年和建校70周年的主题举办了相应的活动。校工会面向全校教职工开设的油画、柔力太极球、钢琴基础等10门课程30个班次的培训班,600余人参加,广受教职工欢迎。校工会策划、举办了教工运动会,举行了教职工在第九套广播操比赛和太极拳展演。130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障碍闯关”等三个趣味项目的角逐。女青年教师联谊会组织了畅思会、分享吧、读书会、电影鉴赏讲座等活动。与此同时,我校着力挖掘青年教师在科创育人工作中的力量,成立ECNU青年发展Club,搭建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平台。二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营造文化育人新氛围。举办“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告白祖国”“党的光辉照我心”演讲比赛、“我们的歌”校园十大歌手大赛、“筑梦华师·感知中国”迎新年新生晚会等主题文化活动;与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百年历程:礼赞新时代”党史主题理论征文暨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组织开展“宏辞论道”辩论赛、丽娃大讲堂、博士生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打造温暖而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上海市教育工会副主席陶文捷为协会理事长单位授旗



支撑材料:

大门重启!华东师大中山北路3663号,仰望一拱翩然

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东门·大夏门开启

这些大学里的网红打卡地你去过没?打破“千校一面”,公共空间改造彰显大学“不言之教”

上海教工太极拳协会在华东师大成立

华东师大2021年教职工运动会圆满落幕



49

开展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研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学校校史、校训、校风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宣传。建设并开发校史馆、档案馆、博物馆、名人馆、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等特色育人平台。


一、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开设专版专栏,深挖宣传资源,紧追亮点举措,策划宣传《共产党宣言》与郭大力、新四军“铁军精神”课堂等特色品牌。围绕校友郭大力翻译《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精神事迹,推出专题宣传片、微党课、连环画和主题展,其中校党委书记梅兵主讲的微党课在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教育部思政司指导)第1期播出,在学习强国等平台阅读量达260多万;宣传片在郭大力故居揭牌仪式上首发,人民网、央广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稳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好已立项文化建设项目的结项考核与成果编制工作,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篆刻传承)、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楹联艺术与习俗)建设,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一流大学精神和一流大学文化。

二、加强校史校风宣传力度。深度挖掘校史丰富宣传资源,统筹宣传报道,丰富宣传样态,把握开启新征程主基调,回顾历史、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以专题报道、校史展览、专版策划、封面文章形式全面展现学校发展成就。采用校内外联动、多媒体结合、多渠道共创、全平台直播等手段,把发展成就讲出新意深意。大力宣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初心与使命;大力宣传党的领导下学校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大力宣传以孟宪承刘佛年等人民教育家“为党育人”突出贡献,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名师库,率先展示华东师大24位“上海社科大师”的学术生平、影像手迹等资料,以此继承先辈光荣传统,弘扬师大优秀学脉;大力宣传学校老一辈学人心怀国之大者的不朽功绩。持续开设校史文化解读全校公共选修课,系统、深入地传播学校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


名师库网站

三、发挥文化场馆育人作用。依托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成立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义务讲解团,并入选2019年度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

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内景

推进档案馆建设。我校档案馆被评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21年,为迎“双庆”,我校出版首部《华东师范大学志》。校志全书1465章,近220万字,由校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档案馆牵头组织汇集500余人共同完成。校志全面系统记述了华东师大60年的建校历程和131年的办学史,是一项向70周年校庆献礼的重大文化工程。

《上海市级专志•华东师范大学志》

校史风貌区隆重亮相。新校史馆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占地400余平方米,全景式展现华东师大建校70年和办学142年来的文化传统、办学成果和社会贡献。校史馆在展陈空间上实行“1+1方案”,即校史在校史馆展陈,人物在群贤堂展示,达到了校史展陈和历史建筑的完美融合,与建于1930年的群贤堂、大草坪和1946年的思群堂组成有机整体,构成华东师大“校史风貌区”,成为传承文脉的校园文化地标。校史馆成立“校史馆志愿讲解队”,由钱旭红校长亲自授旗。校史馆正式开馆近两个月,团队预约参观超过百场,参观人数3500余人。接待了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文容,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上海市普陀区区委书记姜冬冬等来访。

华东师大校史馆新开

筹建“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集中展现两位先贤的优秀事迹、研究成果与重大贡献。此外,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底蕴深厚的既有优势,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校打造“杏坛高议”“大夏讲坛”等高层次文化育人活动品牌,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华东师大-松江区“江南文化”研究基地,“杨国荣文化建设与话语体系劳模创新工作室”入选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楹联艺术与习俗”入选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楹联习俗入选上海市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篆刻入选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展“秋季落叶十天不扫”、“毕业花海种植”等活动,营造“一草一木皆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书香嘉年华”校园读书月活动,打造“江南人文艺术”通识小课堂,建成大夏书店、“24小时阅读空间”等多个校园文化场所,打造书香校园。

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

支撑材料:

首场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开讲—梅兵讲述《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诞生历程

历时三年,华东师大名师库上线

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获批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上海市级专志•华东师范大学志》出版

华东师大校史馆新开,历史风貌区亮相

华东师大再添新地标: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正式开展


50

组织参与“大师系列”校园剧、“礼敬中华”、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校园歌会等各类文化活动,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一、举办70周年校庆活动,凝聚发展合力。围绕“求实成就卓越,教育创造未来”主题,举办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汇报演出及多场文化艺术展览和文创体育活动,开展“传旗四海”祝福母校活动,覆盖57个国家和地区、86个城市,形式多样、简朴隆重的校庆活动全面回顾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初心使命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探索,有效凝聚了人心、集聚了资源、提供了动力、提升了声誉,赢得了上级有关领导、社会各界朋友、海内外广大校友、全校师生员工的广泛赞誉。

为迎校庆,我校举办《鸿儒硕学 文阵雄帅——华东师大“上海社科大师”风采展》、校史文献校庆特展;组织师生自编自演《孟宪承》《伯群校长》等校史剧,制作学校慈善家群、作家群、科学家群、企业家群等宣传片,完成《上善若水》《薪火相传天地间》《华夏之光》三首校庆主题歌曲制作和《水杉赋》《雪松赋》《荷花赋》,编撰出版《马君武校长与大夏大学》等“丽娃档案”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地图集》和《传承》系列丛书,多种形式厚植师生爱党爱国荣校强校情怀。

孟宪承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仪式

《伯群校长》剧照

二、开展“高雅艺术演出季”。20215月,“百年华章 卓越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东师大建校七十周年主题音乐会在闵行校区图书馆广场举办,极大促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大夏舞台2021广场音乐会举行

三、积极参与并组织多项文艺活动。我校自己组织开展原创教育戏剧《大国良师之情境教育诗篇》、第二十届“我爱我家——廿载风华,弦歌和鸣”主题文艺晚会、第九届“华申咖啡文化节”主题日活动等活动,通过搭建文化和艺术交流平台,凝聚起文脉传承,追求卓越的共识与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党委副书记朱民,副校长孙真荣、戴立益,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焰共同开启文化节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文艺比赛和活动。心声民谣社举办党史学习红歌会获得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镜影舞社成员获得2021 YOUNG MUSIC 高校街潮风暴全国总决赛个人冠军。展现美育成果,全国大艺展取得卓越成绩。校学生艺术团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取得佳绩,舞蹈团荣获全国艺术表演类舞蹈(群舞)专场(非艺术类)一等奖、上海市一等奖;合唱团荣获全国艺术表演类声乐(合唱)专场(非艺术类)一等奖、上海市一等奖;民乐团荣获上海市艺术表演类民乐(合奏)专场(非艺术类)二等奖、民乐(重奏、小合奏)一等奖,同时华东师范大学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高校优秀组织奖。

毛郑茜荣获 2021 YOUNG MUSIC 高校街潮风暴冠军


支撑材料:

温暖与奋进交织!华东师大举行建校70周年文艺晚会

六月,华东师大多部校史剧上演

华东师大举行大师剧《孟宪承》党史学习教育专场演出

光明日报丨上海:“大师剧”成校园文化新风尚

讲好校史故事,让年轻人理解历史、理解当下,长三角高校校史剧主创师生“云聚”华东师大

上海教育新闻网丨“校史育人”该怎么做?这场研讨会上,四部原创校史剧“大PK”

大夏舞台2021广场音乐会举行

丽娃河畔的咖啡文化节成党史校史学习新课堂

第一教育丨华东师大排演原创教育戏剧 《大国良师》系列教育剧上新

第二十届“我爱我家”文艺晚会举行

玩什么最潮酷?!华东师大姑娘“舞林大会”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