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创建动态
文明风采
文化日历
影像
图库
历史沿革
学校标识
文博师大
文明指标
基本指标
强化思想引领 培育时代新人
坚持党的领导 落实主体责任
强化教育教学 提升办学质量
丰富校园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优化校园环境 加强后勤保障
强化责任担当 校社共建共享
特色指标
特色指标1
特色指标2
特色指标3
特色指标4
创建动态
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创建动态
创建动态
2023-04-07
颠覆性技术!华东师大获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近日,由科技部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承办,浙江省科技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协办的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杭州落幕,由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程亚教授领衔的项目从全国2800多个优质项目中突出重围,斩获总决赛最高奖:优胜奖。 程亚教授团队此次参赛的项目为《高通量光化工芯片激光制造及应用研究》,项目瞄准化工制药企业产业的转型痛点,研发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制造高通量深紫外光化学反应芯片,具有安全、高效、清洁、可定制化等独特优势,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聚焦!瞄准传统化工制药中的行业“痛点” 化工制药及相关的流程产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传统化工制药行业存在“设备占地面积广,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原料利用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三废排放高,环境污染严重”等显著痛点,甚至由此导致了化工、制药行业发生了系列重大安全事故。 近年来,在传质传热、选择性、清洁生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流动化学,被国际学术界遴选为化学领域的十大新兴技术之一,基于流动化学的微通道式反应器,可将传统化工产业的大型反应器系统缩微集成为占地面积
2023-04-03
与鲸共舞,华东师大学生拿下国际大奖!
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拔尖班五名本科生合作的专题地图作品《与鲸共舞》斩获国际大奖!这是华东师大学生首次获得该国际制图赛事奖项,他们也是18年来以中国机构身份获奖的唯一学生团队!获奖师生合影(左起:唐曦赵博旸陈秀静王玥智一桐,周子骏同学赴英国交流,未出现于合影中)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拔尖班赵博旸、陈秀静、王玥、周子骏、智一桐等五名本科生合作的专题地图作品Dance with Whales凭借出色的设计质量,斩获2022年度“Arthur Robinson Award for Best Printed Map”Honorable Mention奖。2022年度该奖项共颁发了1项Winner和4项Honorable Mention。此次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生首次获得该国际制图赛事奖项,参赛小组也是18年来以中国机构身份获奖的唯一学生团队。获奖作品设计效果展现全新鲸类视角下的地球生态版图 从捕获碳到提高海洋生产力,鲸鱼是海洋健康和气候稳定的哨兵。伴随着人类海洋开发和全球气候变化,鲸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威胁:过度捕捞、船舶交通、水下噪音、海洋污染……重叠发生的威胁
2023-03-31
讲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四周年推进会举行
继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区)启动仪式后,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进整体试验区建设工作,3月2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普陀区教育局共同举办了“讲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四周年推进会”。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普陀区教育局领导胡俊、赵平、包玉全、瞿志军,普陀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张平,普陀区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刘友霞,以及普陀区教育系统中小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等出席会议。 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针对普陀区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协同共建指出,“华普”品牌在各领域的效应持续放大,尤其在华东师大党委联合普陀区委共同申报成为上海市首批“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的大背景下,更要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行发力、连通校内课堂和校外学堂联动发力、激发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发挥普陀靠谱区域化党建联盟的机制和纽带作用,为“大思政课”建设助
2023-03-31
华东师大斩获首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唯一金奖
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第一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落下帷幕。 经激烈角逐,华东师大研究生团队首战斩获大赛全国一等奖金奖1项(全国一等奖共7项,其中金奖1项),为本届大赛最高奖项、全国唯一;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共16项)、全国三等奖2项、社会贡献奖三等奖1项,软件工程学院曹珍富教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量子科技”团队获全国一等奖金奖、“社会贡献奖”三等奖“星链科技”团队(右二)获全国二等奖 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于2022年由清华大学发起设立。本届大赛于2022年6月10日正式启动,围绕金融科技创新主题,旨在结合国家金融科技发展需求,引导研究生放眼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前沿,为我国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大赛设有创意创新赛、算法挑战赛两个赛道,分为初赛、预决赛、决赛三个阶段。全国144个培养单位的453支队伍报名参赛,华东师大4支研究生队伍晋级预决赛(全国
2023-03-31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华东师大举行
窗体顶端 3月25-26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华东师大举行,通过初赛的层层选拔,共有来自全国32个省级赛区的732名学生参赛。本届决赛由中国数学会主办、华东师大承办,分为数学类(高年级)、数学类(低年级)和非数学类3个组别进行,最终产生一等奖149名、二等奖224名、三等奖347名。 本次数学竞赛,无论在获奖等级还是获奖总数上,华东师大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数学组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非数学组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获奖成绩位列上海第二。相比上一次竞赛,此次我校获奖人数翻了10倍,在备受瞩目的一等奖上,翻了4倍,其中非数学组陆一鸣获得上海最高分,全国第七名。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华东师大举行 26日上午,颁奖典礼在华东师大紫竹教育园区音乐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向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务处处长孟钟捷教授,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巩馥洲研究员,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陈猛教授,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工作组组长佘志坤教授等出席典礼。出席颁奖典礼的还有中国数学会代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委员会和工作组成员代表、32个省级赛区
2023-03-24
亚龙投资集团捐赠一千万元设立专项基金—— 情牵母校 心系教育
3月21日下午,“亚龙专项基金”捐赠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校友之家举行。华东师大校友张文荣先生携上海亚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捐赠一千万元,设立“亚龙专项基金”,助力母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靖,亚龙投资集团董事长张文荣,亚龙投资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张炜华,上海民办金苹果学校总校长周一飞,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顾问葛朗、常务副校长黄艳秋,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出席活动。仪式由孟钟捷主持。亚龙投资集团捐赠仪式举行校党委书记梅兵向亚龙投资集团董事长张文荣校友颁发校董证书 梅兵在致辞中向张文荣校友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高度赞赏张文荣校友带领集团投身教育扶贫,热心捐资帮困,并通过兴办学校服务科教兴市战略。她表示,在“亚龙专项基金”的助力下,华东师大将充分发挥在教师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服务领域的领先优势,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和指导办学实践等方面的优势,打造有华东师大特色的思维导向的全人教育课程建设和职业教育优化等项目,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新出路,贡献更多力量。校党委书记梅兵致辞 “身为华东师大校友
2023-03-24
华东师大首届“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展评”4个案例入选2022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
教育部日前授权《人民教育》发布40个2022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华东师范大学首届“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展评”4个案例入选;其中1个案例写入《2022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首届“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颁奖典礼暨卓越育人论坛卓越育人论坛上海浦东:以项目活动为支架的科学教学新样态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首届“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展评”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初中科学课堂探索以项目活动为支架的探究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实现单元整体规划,在学习内容选择上实现跨学科主题融合,在课堂教学组织时以项目活动为脚手架,促进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完成理性思考、整体分析,实现科学素养的发展。 以项目活动为支架的教学设计坚持四项原则,一是以课程标准作为目标参照系,厘清核心概念和次要概念以及彼此联系,分析对应的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习表现,找准教学定位;二是以核心概念和关键思维的发展作为学习内容的选择依据,围绕概念结构,梳理单元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结合学生关键思维的发展设计指导策略;三是以多维实践作为活动组织原则,同时关注三个维度的实践——操作性探究(实验探究)、理论性探究(在头脑中建构理论或模型,或利
2023-03-24
华东师大郑祥民教授受聘担任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学科协作组地学类组长
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效发挥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协同优势,推动虚拟教研室建设走深走实,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决定组建虚拟教研室学科协作组。教育部依据学科分类及虚拟教研室实际数量综合考量,将虚拟教研室分为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和艺术历史哲学等10大门类28个协作组,并在近日公布了各学科协作组组长名单。 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郑祥民教授受邀担任地学类协作组组长,该协作组包括地球物理类、地理科学类、地质学类、地质类、海洋科学类、大气类、测绘类、矿业类等学科,涉及全国29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郑祥民教授 郑祥民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国家级教学团队,目前担任教育部地理学科类专业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地理学野外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院长,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华东师范大学首届杰出教学贡献奖等,主讲的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一流课程等。在落实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他带领团队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团队,主编出版《地理学类课程思
2023-03-24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张晓辉/钟涛/李大力合作研发新型高效的基因碱基编辑器
碱基编辑器(Base editor,BE)是一类可以在不产生双链DNA断裂的基础上高效催化碱基转换,在生物研究、农业育种、基因治疗领域展现极大的潜力。由于单核苷酸变异(SNV)在疾病相关的突变中占据了近60%,因此,开发高效精确的碱基编辑工具对于人类遗传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碱基编辑器主要包括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enine base editor,ABE)和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 base editor,CBE),它们是将Cas9缺口酶(nickase)分别与腺嘌呤脱氨酶和胞嘧啶脱氨酶融合,实现A-to-G和C-to-T转换。然而,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在靠近PAM区编辑活性仍然较低。此外,可编辑两种碱基底物的双碱基编辑器的转换效率仍然比较低,极大地限制了碱基编辑器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超高活性的单碱基编辑器和双碱基编辑器极为迫切。 2023年3月3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前沿科学基地张晓辉(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PI)、钟涛和李大力,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mprov
2023-03-21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代表团访问华东师大
为加快推进西部教师卓越发展中心建设工作,3月17日上午,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教育卫健工委书记、局长李广一行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并进行交流座谈。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副校长雷启立、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李志斌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见了李广一行。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代表团访问华东师大 李广介绍了天府新区教育改革发展、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建设、成立教师关爱互助基金等方面的最新情况和经验。他表示希望以校地共建西部教师卓越发展中心为契机,继续与华东师大加强在教育制度创新、基础教育提质、教育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校地深入融合发展,借助华东师大各项优势资源,助推天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会见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广一行 梅兵对李广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感谢四川天府新区给予华东师大的信任。她表示,建设西部教师卓越发展中心是华东师大践行国家使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华东师大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要,希望双方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化拓展合作领域,谱写校地合作共赢发展新篇章。 随后,李广一行与华东师大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
2023-03-21
1金3银2铜!华东师大再捧“优胜杯”凯旋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终审决赛圆满落幕,华东师范大学获得1金、3银、2铜,再度蝉联国赛“优胜杯”,祝贺!直击赛场 本次竞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北京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大赛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3011所高校的142.4万名学生参赛,累计提交33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共463个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终审答辩。荣耀瞬间 6支团队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出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获得1金3银2铜的好成绩,学校再度蝉联全国“优胜杯”,总成绩位列上海第二,全国前列!获奖项目风采金奖《量子科技——数据共享下隐私保护方案的革新者》银奖《CareRare遗传综合征特征分析辅诊系统》《“电膜协作,减污降碳”——有机固废厌氧处置能源转换领航者》《数据大狮:助力中国产业出海智能化》铜奖《BIO-CHIP让芯片为生命赋能》《新美梅——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综合扶贫实践》挑战青春 华东师大于2021年12月启动备赛,在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双创学院等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校团委具
2023-03-20
上海理论界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座谈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3月17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力量”上海理论界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座谈研讨会在普陀校区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潘敏,校党委书记梅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红亮,以及上海理论界30余位专家学者、社会媒体、学生代表等共同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曾峻主持。上海理论界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座谈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潘敏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是一次继往开来、举旗定向的盛会,是一次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盛会,是一次长风浩荡、踔厉奋发的盛会。他强调,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是上海思想理论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高质量做好理论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习贯
2023-03-20
华东师范大学“四位一体”实施开门办思政
在3月14日举行的上海高校“开学第一堂思政课”集体备课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行动展示活动上,华东师范大学入选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建新、赵勇、陈红娟、闫方洁四位教授入选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上海高校“开学第一堂思政课”集体备课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行动展示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入选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 近年来,华东师大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聚焦资源供给、育人模式、师资培育、校地协同四个方面,构建形成“大思政”的育人合力。·强化内外联动,拓展“大平台”资源供给· 发挥全国重点马院、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及样板支部、上海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设单位等优势,赋能“大思政”建设。 建强伟大建党精神育人功能平台。依托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华东师大分中心、市“两新”组织党建研究中心、华东师大-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平台,重点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联合校外红色场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共建“伟大建党精神育人联盟”,以前沿性、高质量理论与实践成果反哺思政课程建设。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
2023-03-20
华东师大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华东师大举行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传达学习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 3月17日,华东师大举行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传达学习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全国人大代表、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学习并分享参会感受,全国政协委员、副校长戴立益,全国政协委员、校长助理吴瑞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分享履职体会。全国人大代表、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学习并分享参会感受 梅兵全面介绍了今年全国两会,特别是人大会议的基本情况;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民建与工商联界联组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时所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介绍了大会通过的各项报告的主要内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以及上海代表团的议案审议意见;分享了“提炼和弘扬教育家精神,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完善中文字符集,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建议情况。 立足学校实际,梅兵重点从如何落实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要求和任务,如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如何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如何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等方面,交流了学习体会。 她指出,要完整、准确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8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5
/
2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