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基层,华东师大学子青春“黔”行

发布者:张金玉发布时间:2024-05-30浏览次数:10


wps25.png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内迁贵州的10余所高校中,作为华东师大前身的大夏大学是最早迁到贵州并在此办学时间最长的学府。曾经的赤水河畔,如今的丽娃河边,有这样一群青年的身影在时光中重叠:曾经的大夏学子积极投身抗战,引领服务地方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与赤水人民和衷共济,共纾国难;如今的华师学子承袭先辈“三苦精神”,用青春丈量黔中大地,践行初心与坚守,扎根贵州,前仆后继。

wps26.png

  徐胜峰,2021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毕业生,贵州省定向选调生,现任贵阳铁路运输法院四级主任科员,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跟班学习。

  “国家培养了我,我应当到国家需要我的地方去。”徐胜峰从江西小镇走出来,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扎根司法基层,成为贵阳铁路运输法院的一员。华东师大的求学经历带给他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增长,还在于实践锻炼中对知识和信念的具象化。在工作中,他从懵懵懂懂的法院“新兵”变成法院“老兵”,从“不会做”到“我要做”。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工作者,他坚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坚守着一名基层法院干警的司法公正。

wps27.png

  安启龙,2017届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毕业生、2014届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现任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我的经历让我相信,困难家庭每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便会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我将坚定地把公益事业做下去。”作为一名从毕节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安启龙始终把感恩和反哺社会视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理想。自2012年起,他发起 “安心行动”,目前已经一对一结对帮助了贵州21所学校的五百多名贫困学生,助力82名学生圆大学梦,累计奖助资金达三百多万元。因此,他曾被授予“自强之星”“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等称号。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的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投身教育事业,传递教育力量。

wps28.png

  唐维波,2022届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毕业生,2022年贵州省定向选调生。

  “现在为同学服务,将来为人民服务”,这是唐维波学生时代的座右铭。在校期间,他曾是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班长;毕业之时,他义无反顾选择了扎根基层。驻村担任村支书助理期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学生时代的座右铭。面对火灾,他化身为“消防员”,带领村民扑灭山火;得知村民生活困难时,他又化身为“推销员”,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解决经济困境。他以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铸就辉煌。

wps29.png

 王东,2014届地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现任贵州省实验中学一级教师,贵阳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改变的,并有智慧区分二者的不同。”王东觉得,这是教育带给人一生的意义。毕业后,他毅然选择投身教育事业,扎根贵州省实验中学。十年间,他辅导的学生在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佳绩,他编写的专著成为教师教学的宝贵资源。他是贵阳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十年来,他秉承着师大的校训,诠释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wps30.png

  陈的妮,202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毕业生,贵州省选调生,选调单位为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目前在贵安新区高峰镇毛昌村担任驻村助理。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陈的妮就是这样化“脚力”为“能力”,从公安岗位的新手成长为了多面手。在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的刑侦、政工、宣传等多个岗位上,她不断变换角色,用专业知识为社会的安定和谐贡献力量。在安新区高峰镇毛昌村驻村时,她利用民族旅游资源,推动当地特色文化传承发展;她关注村民村情,积极为他们整治撂荒地,确保粮食安全。她坚信只有“走进田间地头、坐上百姓炕头”才能做好基层工作,她用实际行动继续燃烧着奋斗的青春之火。

wps31.png

 朱江,2012届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生、2018届教育学部硕士毕业生,现任兴义八中办公室主任。

 “教师这个职业,如果你只把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你收获的也仅仅只有一份薪水。教师,更应该是坚守、付出与奉献。”这是朱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也是他对教育工作情怀与意义的诠释。作为兴义八中的语文高级教师,他传道授惑,教授的多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黔西南州优秀班主任”“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是他多年在讲台一线耕耘的注脚。他从贵州的农村走出来,心怀感恩,致力于贵州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wps32.png

 徐世钰,2021届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硕士毕业生,贵州省定向选调生。

 “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大山。”两年的部队生涯磨炼了他的意志,教会了他自我管理和团结合作,增强了他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求学华师大与部队锻炼的经历,让他坚信,只有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乡村振兴一线,他厚植为民服务情怀,沉下心、弯下腰,敢担当、善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和担当。

wps33.png

  余登炯,2015届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现任职于贵阳市第八中学。

  儿时多年级混合上课的经历,让余登炯感受到家乡教育对教师的渴求。成为人民教师,是他当年选择华师大的初衷。毕业后,他选择把所学回馈家乡。在教学道路上,他不仅钻研教学技艺,更勇于创新实践,连续斩获实验教学技能大赛的荣誉,开发的教具获得专利,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漫漫求索路,点亮孩子求知的明灯,如今,他更是借助“华师黔行学科实验云平台”,为贵州的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助力实验教学的发展,为家乡的孩子们点亮知识的明灯。

wps34.png

  李燕芬,2022届地理科学学院硕士毕业生,贵州省选调生,选调单位为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委办公室,目前在普安县高棉乡朝阳村任支书助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是基层工作最真实的写照。为什么要到村里去“吃苦”?李燕芬用她的选调青春给出了回答。华东师大求学七载,她带着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坚定扎根基层的信念,选择到贵州成为普安县高棉乡朝阳村任支书助理。驻村两年以来,她不仅致力于巩固脱贫成果,还积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帮助群众了解医保、防范电信诈骗等关键信息。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做实事,这就是李燕芬的答案,更是她继续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不竭动力。

wps35.png

  漆涛,2017届课程系博士毕业生,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主任、副教授。

  “回归家乡,回归我所热爱的土地。”入职以来,漆涛始终谨记母校“求实创造 为人师表”的校训,将自己的激情放在课堂中,用母校所学教授学生;将自己的兴趣放在读书会中,用母校所悟感染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促进自我成长,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wps36.png

  杨涛,2024届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硕士研究生,2024年贵州省定向选调生。

  “人生的前26年我是家乡发展进步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往后余生我立志做家乡发展进步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杨涛成长于党的资助,追梦于华东师大,致力于建设家乡。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云南武定一中支教期间,他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毕业时,他入选为贵州省定向选调生。杨涛怀着对家乡深情的眷恋,做火热建设贵州浪潮里的浪花一朵,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岁月如同永不落幕的电影,这群扎根基层的华东师大毕业生们与80年前赤水河畔的大夏学子身影重叠。他们曾追寻着心中的理想之光,求学于华东师大;他们毕业后感念母校教诲,牢记青年责任与使命,选择投身贵州大地。无论是教育一线、公益之路,还是司法基层,他们都以奉献为墨,在黔中大地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大夏百年,青春激扬!还将有更多的有志青年怀抱梦想,汇聚更多的光和热,践行初心,续写辉煌!



来源|学生职业发展中心 图|受访者本人 编辑|蒋萱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