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背景下的大思政课建设 华东师大首场寒假系列务虚会举行

发布者:张金玉发布时间:2025-03-05浏览次数:10

         2月10日,华东师大2025年首场寒假务虚会在普陀校区举行。会议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背景下的大思政课建设”为主题,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快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着力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校党委书记梅兵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主持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学校办公室主任张惠虹,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级党组织书记代表等出席会议。

undefined

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背景下的大思政课建设2025年首场寒假务虚会举行

  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相关会议精神,介绍了会议召开背景。孟钟捷强调,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科技革新、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背景下,要根据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教育引导师生在思想政治领域与党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具有华东师大特色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麒通报了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总体情况,并从创新主渠道教学,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善用社会大课堂,重点打造“行走课堂”和“实景课堂”;搭建大平台资源,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大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大思政课”育人实效;建设长效体制机制,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结合分管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意见建议。与会代表建议,要完善“大思政课”建设长效机制,布局“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全面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体系。建设“行走课堂”“实景课堂”,聚焦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家精神,策划系列原创展览、设计系列思政课课程、开发一批研学线路、出版系列一体化教材和专著。发挥学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优势,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一体推进课堂讲授、实践体悟、队伍赋能、机制改革,打造学校“大思政课”品牌,着力塑造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新格局。

  梅兵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寒假务虚会是以务虚的方式进行务实的讨论,群策群力为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提供方向和路径。梅兵肯定了近年来学校思政工作和“大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并从八个方面对进一步推动学校“大思政课”建设作出部署,梅兵表示,一是要完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立足主渠道抓好第一课堂,规划好第二课堂。二是要梳理教材体系,按照新标准新要求推进教材工作。三是要建设基地平台体系,协同联动校内外教育资源。四是要推动研究体系建设,聚焦理论研究、教学研究与思政课教法研究。五是要加强队伍体系建设,立足学校特色打造高素质思政教育团队。六是要建设高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系统性、科学性的评估体系。七是要重视宣介体系建设,以战略性思维提升传播效能。八是要推进数字赋能建设,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守正创新,发挥青年能动性,务实做好学校思政工作。

  据悉,华东师大于2月10日至2月14日接连召开9场寒假务虚会,以专题研讨形式,聚焦改革发展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谋划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为下一阶段工作开思路,增动力,强决心,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系统性跃升谋篇布局、集思广益。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文|孙都图|杨雪薇 编辑|沈韵婷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