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迈向数智时代的今天,教材建设如何应对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在数字智能时代更好地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专业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11月1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国内)在华东师大举行。本届论坛汇集了多位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共同围绕“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这一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对话。
本届论坛由陈霜叶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十四五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知识管理视角下中小学教材建设研究”提供学术支持。这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深度探索,共同推进教材理论和建设机制的创新尝试。本届论坛共吸引了近300位与会者共同参与。
专家齐聚华东师大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共话教育未来
本届论坛开幕式于18日上午召开,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韩震教授致辞,他提到总书记强调教材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认为,进入数字化时代,知识形态已经在经验形态和工业化时代的原理式知识基础上,衍生出了第三种形态,即以数字智能技术为基础的交叠式知识。希望本届论坛能在知识形态新变化的背景下,对于教材新形态的探索提供教育学人的专业智慧和贡献。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在表达对各位来宾的诚挚欢迎的同时,强调了在数智时代,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本次论坛的深入交流,学术界和业界的专家们将共同审视当前教材建设的现状,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共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教材体系建设,更好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教材支撑。论坛开幕式由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主持。
本届论坛特邀12位专家围绕数智时代下的教材建设与知识管理议题发表主旨报告,提出了各自的新见解和新思考。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文叶副教授、张薇教授、安桂清教授、周勇教授分别担任主旨论坛主持人,陈霜叶教授就主旨报告内容进行了总结致辞。
数智时代的知识与教材理论探索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教授邓宗怡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核心素养、课程纲要与教材——德国教学论的启示”的报告。邓宗怡首先介绍了国际上纳入21世纪核心素养于国家课程纲要的不同方式,并特别分析了新加坡如何将这些能力融入其国家课程。他对OECD提倡的能力话语表达了质疑,并批判了新加坡将21世纪能力转化为国家课程框架的基本假设。基于德国教学论,邓宗怡提出了关于21世纪能力的新思维方法,并探讨了将这些能力纳入国家课程纲要的可能途径。邓宗怡的报告不仅提供了对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重要启示,也为国际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材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亚洲数学教育中心主任范良火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改进教材研究的范式,提升教材研究的科学化水平”的报告。范良火指出,虽然教材在各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长期以来,教材研究总体上并未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在报告中,范良火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尤其是从方法论的视角,回顾和审视过去十年教材研究的发展,分享他对这一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认识。其报告以国际教材研究和数学教材研究为主,但也适当关注国内教材研究和一般(包括其他学科)的教材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陈霜叶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数智时代的知识秩序、国家知识管理与教材研究”的报告。陈霜叶深入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当前数字化时代知识生产与秩序所带来的新挑战。她指出,这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突破传统的领域知识和常识通用知识的区别,对世界知识的供应、构成、分布和秩序产生深远影响。陈霜叶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前工业化时代产物的教材,在其建设的底层逻辑上面临巨大的冲击。她提出,有必要从“已知”向“无知”的转变,从批判性的“官方知识”转向转化建构的“国家知识”,重新思考以国家知识管理为逻辑起点的数智时代教材建设。同时,教材研究也需要引入更多的宏观与多学科视角,建立教材大国教材研究的理论自信。陈霜叶的报告为理解数智时代下教材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对教材研究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
数智时代的教材编制与表达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段玉山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地理教材德育要素数字化表达”的报告。段玉山着重指出,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强调地理学科在国情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地理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段玉山指出“大中小德育一体化”项目将中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划分为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格养成四个方面。报告中,他展示了如何利用频度统计和文本分析法来量化评估初高中地理教材中这四个德育目标的实现情况,并应用算法模型进行数字化表达。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高德胜展开了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文体选择的讨论。他的报告题为“叙事还是说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文体选择”。高德胜指出,长期以来,德育教材的文体多以论证和说理为主,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文体选择可能限制了教材的效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研发中,他们尝试引入了叙事文体,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尽管也面临了不少质疑和挑战。高德胜强调,文体选择不应仅凭无意识或成年人偏好,而应基于道德教育的性质和儿童道德学习的特点来决定。他倡导的是一种叙事为主、说理为辅的教材文体选择。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夏雪梅发表了题为“素养导向的科学教材分析:一种支持教材编制的比较与评估框架”的报告。夏雪梅指出,教材作为素养转化为实践的重要中介,支持和指引教师的实践活动。她回顾了过去二十多年科学教材分析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难度分析、内容分析和基于特定理论框架的分析等,并指出这些方法对于素养导向的教材编制指导存在局限。她提出构建一个针对科学教材的比较与评估框架,以有效吸收国际经验,支持核心素养转化为教材任务,为中国建立教材智库系统提供重要支撑。
数智时代的教材学探索
香港教育大学原课程与教学学系主任霍秉坤教授的报告题为“数智时代香港数字教科书制度建设”。霍秉坤探讨了内地自2022年提出数智化教育以来,数字教科书在香港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和转变。他强调了传统纸本教科书正在经历的重大变革,其中数字化、可视化、虚拟现实等形式的教科书成为新趋势。霍秉坤指出,香港电子教科书的发展正步入开放、互动、多元化的新时代,这既实现了适应个别学生需求的梦想,也带来了提升电子教科书质量的挑战。他的报告引用了五项研究报告或评估资料,分析了香港在推动电子教科书政策、支持措施、电子学习应用等方面的现状,探讨了电子教科书的开发和教学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数智化教育对电子教科书和日常教学带来的重要挑战。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陈友芳教授在其报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教材学”中,探讨了构建中国独立的教材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性。陈友芳强调了我国独特的国情和教材优势,提出了改变西方教材研究依附状态,构建独立的教材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她指出,中国对教材的生成、转化、凝结等问题能够贡献出自己的重大理论观点和学术语言。她提出,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教材学,应该采取以微见宏、多学科研究的方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主任、教授余宏亮在其报告“再论建构教材学:基于学科学视界的分析”中,探讨了从学科学视角对教材学进行理论审视的重要性。他指出,学科学作为一门研究“学科”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对教材学的学科规律、性质与建构路向有着深刻影响。报告从学科史和学科生态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教材学的创生来源、发展过程和学科性质,强调了教材学作为支撑性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性学科、理论与实践兼重的综合性学科的定位。并提出教材学的建构需要顺应学科发展的规律,激活学科内在驱动力,并完善学科外部环境机制。
数智时代的教材认知与学习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洪修在其报告“数字教科书的理解与实现”中,深入探讨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如何推动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变革,并重构了教科书理解的图景。李洪修从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出发,审视了数字教科书理解的过程,指出了当前数字教科书理解中存在的挑战,包括知识生产的脱域导致的理解主体性缺失,教科书组织的时间秩序错位导致的理解意义僵化,以及教科书教学规限不足引起的理解过程失序。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李洪修提出,数字教科书理解的实现需要以理解主体为核心,促进数字教科书的历史性建构;同时,应以教育逻辑为依据,促进数字教科书的合法性建构;并以视域融合为目标,推动数字教科书理解方式的变革。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王小明的报告题为“认知负荷理论视域下的教材插图设计:现状、问题与建议”。王小明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探讨了教材插图设计对学习者理解的影响。他指出,图片和文字是对学习内容的不同表征,应该方便学习者在二者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他的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了初中主要学科教材中插图的设计。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插图与正文内容相关且采用了认知负荷研究支持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建立插图与文字之间的有意义联系。王小明提出了针对教材插图设计的改进建议,强调了插图设计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重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王哲的报告题为“教材插图的实证研究路径:类型、顺序及情感”。王哲在报告中探讨了教材插图在多媒体学习领域的重要性,并采用了理论驱动、科学设计和数据导向的实验方法,从插图的类型、顺序以及情感三个维度出发,进行了关于插图如何影响文本理解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解释型图片和装饰型图片似乎比单独使用某一类型的图片更有助于提高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出现在测试阶段的装饰型图片对学习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然而,提供有效的提示线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补偿。此外,情感设计中图像的情感方向和激发程度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交互影响。王哲的研究为教材插图设计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并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应用多媒体原则来设计教学材料。
11月19日,本次论坛的三个分会场围绕“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基本理论”“数智时代教材研究的多学科方法”以及“数智时代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关键机制”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课程所杨晓哲、刘钧燕和石雨晨副教授分别担任分会场主持人。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材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就数智时代下教材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进路、国家知识管理与教材媒介性的新特征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参与者共同关注了数智时代教材发展的趋势,教材内容的创新,以及多学科视角下教材研究的深化。
主题为“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多学科方法”的分论坛由杨晓哲教授主持,此次分论坛集中探讨了高质量教材体系的构建逻辑、内容与进路,以及审美导向下的基础教育教科书内容建设等重要议题。第三场与第四场分论坛聚焦于数智时代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关键机制与数智时代国家知识管理机制与高质量教材建设,刘钧燕教授主持这场分论坛。会议中,与会者基于日韩政策经验分析了数字教材制度化的可能与可为,并就数智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的实践进行了审视,还从南非数字化习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其对我国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启示。主题为“高质量教材建设的经验与价值”的分论坛由石雨晨教授主持。分论坛中既讨论了批判性思维在数智时代的重要性,还从学生视角出发分析让个体与学科建立意义联结的知识,并且围绕“数智时代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进行了探讨。
本届论坛还设有研究生专场,由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生刘昕主持,以“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国际比较”为主题,分为实践反思、圆桌论坛两个模块依次进行。第一模块的报告主要探讨分享了教材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本土智慧,涉及国家认同、生态话语、数字应用等议题。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上,参与本分论坛的硕博生进一步讲述了自己在教材建设研究领域的思考与感悟。
此外,由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教授主持的《全球教育展望》圆桌论坛特邀了二十余位专家积极参与,在圆桌论坛中,与会学者们深入探讨了教材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本土智慧,共同探索数智时代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
专家齐聚华东师大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共话教育未来
来源|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编辑|蒋萱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