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尖“舞蹈”提供社会关爱,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用心诉说莫兰迪的艺术魅力

发布者:张金玉发布时间:2022-09-27浏览次数:14

   每年9月的第4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昨天晚上,正在外滩27号久事美术馆展出的“乔治·莫兰迪展”,迎来一群特殊观众,上演了感人的一幕。久事美术馆和华东师范大学“面向视听障碍群体的博物馆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大学生实践团队,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启发下,共同组织“‘珍’沉浸式观展”的关爱听障人士公益观展活动,用指尖的“舞蹈”为之带来莫兰迪的艺术魅力。

  实际上,这个夏天,这群学子在社会实践中为博物馆完善无障碍服务的步履也没有停歇。

 

 

让听障人士也能很好“聆听”艺术导赏

 

  有一种语言,它没有语音,一型一态却又饱含意义,如舞蹈一般千姿百态;有一种爱,它没有惊动天地,没有轰轰烈烈,却似悄悄化雨的风浸润心田。

  昨天晚上,包括听障人士在内的近50余位嘉宾,在久事美术馆专业导览老师、手语翻译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教育文化与社会专业等师生的带领下,共赴这场艺术盛宴,走进色彩大师乔治·莫兰迪静谧的艺术世界。参与者们静心沉浸在51幅画作真迹中。在互动游戏环节,听障人士运用莫兰迪色系油画棒,画出他们心中的静物画,互相交流着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看法。

  当下,听力障碍群体在已有群体基数大的情况下呈现递增趋势,听障群体文化艺术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这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除了为听障人士开设公益专场外,还精选了此次展览中的9幅作品,专门录制了手语导览视频,最终汇聚成一张手语二维码小卡片,从而方便更多听障人士走进场馆、了解莫兰迪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提升观展体验。

 

  该实践团团长符巧巧同学介绍,看似不起眼的一张手语二维码小卡片,前前后后,团队成员花了足足2个月时间。从对莫兰迪个人的了解,到莫兰迪个人作品的了解,自行查找官方认可作品讲解词,到发挥专业特长,根据特殊人群的生理与心理认知发展过程,改编出简易版手语导览文案,再与展馆接洽审核,练习手语细节,实地拍摄,视频剪辑,二维码转换技术的掌握,整体设计排版和打印,最后汇集成一张小小的卡片,凝结着大家的努力和真情。

  对此,久事美术馆对大学生们的服务支持十分欣喜和感动,希望通过这类无障碍艺术导览活动,可以提升美术馆服务残障人士的能力和水平,让艺术突破身体的障碍,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感知艺术的平等机会。

 

让特教责任和情怀落于社会关爱的细节

 

  这样一场夜间美术馆的艺术导赏,缘于社会实践团的此前走心的调研和实践探索。

符巧巧本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一次,她从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庄瑜老师处得知,当下众多博物馆、美术馆面对特殊人群领域教育性活动缺失,当即,符巧巧就觉得应该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场馆、特殊群体做些什么。“这是发自内心一种专业的责任感和情怀。”符巧巧说。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今年暑假,实践团队运用特殊教育、博物馆教育、教师教育等专业能力,以上海久事美术馆、长风商标海报收藏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为具体实践平台,聚焦视听障碍群体展开博物馆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索,在充分利用场馆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场馆对视听障碍群体的无障碍硬件服务支持,进一步制定融合教育活动方案,并形成了大学生团队制作的一批盲文导览手册、可触摸模型、手语视频、教育活动策划案等社会实践成果。

  “未来,我们还将持续跟进,带领特殊人群进馆体验,探索博物馆融合教育模式,同时,期待更多的博物馆对于特殊人群的服务体系,为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符巧巧憧憬道。

 

阅读原文

 

记者丨刘昕璐

来源丨青年报·青春上海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