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以“新时代中国哲学的处境、问题和使命”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学会年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在本次年会上,中国哲学史学会进行新一轮换届,经理事会成员选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当选为中国哲学史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
华东师大杨国荣教授当选中国哲学史学会新一任会长
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于1979年,是由从事学习、研究和弘扬中国哲学的学者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任继愈先生、方克立先生、陈来先生曾先后担任学会会长。成立40多年来,中国哲学史学会组织了大量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的会议,有力推进了中国哲学事业的深入发展;主办《中国哲学史》学术期刊,及时反映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参与中外学术、思想和文化交流,有效推动了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并参与到世界性的文明互鉴中;广泛开展社会合作和社会服务,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新时代中国哲学的处境、问题和使命”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学会年会召开
在第十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大会上,杨国荣教授以新任会长的身份致辞。他首先感谢大家的信任,同时宣布,第七、八、九届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会会长陈来教授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杨国荣指出,陈来教授曾连续担任三届学会的会长,为学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个人的学术研究也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担任名誉会长实至名归。
杨国荣对中国哲学史学会历任领导机构的工作作了充分肯定。他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已经形成1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哲学史学会自1978年成立至今,也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已成为中国哲学史教学和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在缅怀学术前辈们研究的同时,杨国荣对以往历届学会领导机构的辛勤付出和卓越工作,表示崇高敬意。他指出,四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历届学会领导机构的努力无法分开。
在致辞中,杨国荣还就当前中国哲学的研究发表了看法。他指出,中国哲学研究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历史与理论的统一,生成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生成性仍在延续。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中国哲学,当代中国也并不例外。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人,有责任为形成当代中国哲学做出更多努力。其次,在研究进路上,中国哲学研究可以有所侧重,无论是偏向历史或者偏向理论的研究,或是“照着讲”和“接着讲”的方式,总体上都需要相互交融,但作为研究者的个体可以有所侧重,不同方式尽管进路不同,但都有其重要意义。第三,在中国哲学研究上,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历史研究,无论是历史性还是生成性,都离不开世界哲学的视野,唯有运用人类思想发展形成的多重资源,坚持开放的视野,当代中国哲学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第四,中国哲学的研究要对“流”和“源”予以双重关注,“流”以思想的衍化为内容,而“源”则是指社会历史的具体变迁,中国哲学的发展,既需要回溯、反思观念的流变,也需要关注社会的变迁,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的礼法之争、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生活变迁、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都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背景,今天,中国哲学同样需要关注社会的历史变化,包括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杨国荣最后指出,中国哲学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形态,问题的考察也越来越深化,资深学人继续深耕于不同领域,学术新人逐渐走向前台、崭露头角,中国哲学领域后继有人,欣欣向荣,充满希望,中国哲学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形态,相信未来将发展得更好。
人物介绍:
杨国荣,1957年10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华东师范大学“‘创获智慧’中国哲学教师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二十余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德文、韩文等。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国际哲学学院院士等,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杨国荣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研究,创建有“具体形上学”理论体系,对先秦儒道哲学、宋明理学尤其是心学研究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并从文化核心价值观入手,对儒学做了深层次探索,从思潮与人物的结合上对中国近现代哲学做了独特阐释。
代表性著作有:《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化》《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现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孟子的哲学思想》《庄子的思想世界》《老子讲演录》《<庄子>内篇释义》以及“具体形上学”系列《道论》《伦理与存在》《成己与成物》《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人与世界:以事观之》等。多项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思勉原创奖、张世英美学哲学学术成就奖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图文、来源|哲学系 编辑|吴诚薇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