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4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一届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上海)的评比中,软件学院本科生胡传彦、徐亚祎、吕承辰的作品“幻灯幻影:基于kinect的皮影戏远程表演系统”荣获一等奖,这不仅是本届比赛评选出的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校学生历次参加此奖项获得的最好成绩。同时,我校软件学院齐东洲同学的作品“中控系统控制的地面投影系统”在评比中获得三等奖。
该项目通过体感控制皮影人物的动作
“微软的Kinect体感设备在娱乐产品中已被广泛运用,但在保护民间文化方面发挥作用,是我们的独到之处,”徐亚祎说,“我们的作品——皮影戏远程表演体感控制系统,是想对传统文化,特别是皮影戏提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我们希望它不仅可以去看去欣赏,更可以让大家充分融入,去玩去体验。”
谈到创作灵感,吕承辰介绍说,这是两年前她在中山大学做交换生的时,选修了人机交互课,那时起,她开始对体感控制系统发生了浓厚兴趣,并希望能以此做个大项目。“当时在广州,我就邀请在华东师大的同学,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参加‘大夏杯’。”在经过了一番比较后,大家认为皮影戏是非常好的应用载体,也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研发。
在扫描定位前,将购买的皮影人物道具进行拆解
目前可支持7个人物选择
从购买皮影道具,到扫描定位,实现电脑根据真人骨骼动作模拟皮影戏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改进算法,在基于深度传感器的手势动作识别方法上实现了突破,使得kinect体感设备能够处理更多的细节动作,丰富了对皮影人物的控制。
该项目中的体感控制方法已申报国家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其手势方法,也以论文《A Robust Method of Detecting Hand Gestures Using Depth Sensors》的形式发表于2012年10月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IEEE-HAVE2012国际会议上。
获奖团队和指导老师们
指导老师王长波教授对这个团队的表现颇为满意,称团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非常强。“这个团队覆盖了大二到大四的学生,有梯队优势,我希望他们保持下去,让脱离键盘的体感控制技术能不断产生新的衍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