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对外汉语学院主办的“艺出华夏,桥架五洲——华东师大十老书画展”于12月30日上午在中山北路校区物理楼一楼文化展厅开幕,展览将持续两周。老教授吴铎、校老教授协会会长钱洪、学生管理处副处长秦虎、校关工委秘书长黄维信、老年大学校长裴建华、老干部办公室副主任王贤禹,以及对外汉语学院党委书记黄薇、院长吴勇毅、副院长叶军等出席开幕式。
对外汉语学院主办的“艺出华夏,桥架五洲——华东师大十老书画展”开幕
本次参展的13位老师都是离退休教师,展出的80余幅书画作品,风格迥异,题材多样。一撇一捺、一景一物之间都承载了老教师们深深的中国情,也展现了中华艺术的魅力。
书画作品展示
从“雕虫三老”到“师大十老”
2006年,“雕虫三老书画会”由中文系王智量、颜逸明,对外汉语学院许光华三位退休教授成立。成立以来,他们一直努力作画练字,并且密切配合学校及院系关工委的工作。在对外汉语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三老”出画册、办画展:2010年出版了《雕虫三老书画习作集》;2012年“雕虫三老”书画展在上海梧桐美术馆展出,均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此后,担任华夏书画研究会老年创作组组长的许光华,主动邀请华夏书画会中爱好国画创作的老先生们也加入其中。王延林、潘文国、曹大民等多位老教授齐心合力,使得本次书画展能够顺利展出。
吴铎、许光华与对外汉语学院负责人黄薇、叶军交谈
别具一格的师大文人画
十老在书画艺术上有自己的追求,在临摹学习的同时,他们深知,囿于形似,必将流俗乏味,所以一直十分注意观察生活,并努力将自己生平融入书画之中。
本次展出的书画作品蕴含了“师大十老”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无论是王智亮笔下的公鸡、包汉中眼中的鹤、颜逸明理解的菊,都随意而灵动,毫无雕琢之匠气;施亚西描绘的梅、沈詠题画的静谧山村、潘佐棣的家乡丽影等,细腻而清秀,小写意之中极富生活气息,并且体现出“文人画”的韵味。本次画展的艺术指导武千嶂表示,参加本次书画展的多为学者、教授,这种颇具文化韵味的作品应当加以发扬。
搭建中外师生沟通的文化桥梁
中外师生现场沟通
开幕当天,书画展吸引了近五十位留学生的热情参与。包汉中、王延林、曹大民几位老先生现场挥毫,给留学生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传统文化课。赞叹之余,留学生们纷纷拿起画笔向老先生请教。一位来自韩国的留学生李银雨,在老先生的指导下用毛笔完成了一幅寒冬腊梅图。来自厄瓜多尔的留学生朱莉娅情不自禁地感叹“中国画太美了,很有韵味”, 来自日本的大森宽文一边画一边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用毛笔画画,这种体验太有意思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维切斯拉夫认真地说“这样的展览很有意思,我觉得很多留学生都会喜欢上中国文化”。
文字|王佳宁 万姗姗 图片、来源|老干部工作办公室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