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晚,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音乐厅内锣鼓齐鸣,京韵悠扬,我校今年最后一期“大夏舞台”迎来上海京剧院“解读式京剧专场演出”,解读国粹、品味经典的演出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浓郁色彩和瑰宝魅力。
“尊万岁请上听,细听我灯官报花灯,一团和气灯,和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文丑滑稽流利的“报花灯”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明艳绚丽的服饰、精美华丽的扮相、铿锵激越的鼓点,生、旦、净、丑各行当演员逐一粉墨登场,现场观众齐声叫好。
《赤桑镇》选段
《三岔口》选段
《坐宫》选段
现场观众上台跟演员模仿动作和身段
演出采用京剧知识普及性讲解、演出展示与现场互动的形式进行。首先,作为主持人的上海京剧院演员曹晋为现场观众介绍京剧历史,让观众了解京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在它诞生以来的200多年间,不断融合发展,最终成为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影响之广成为全国之冠。接着,许锦根、蔡筱滢、郝杰、郝帅、朱何吉、王盾、王易山、高明博、何婷等上海京剧院演员轮番展示京剧各行当的的绝活,博得满堂喝彩。曹晋对四大行当逐一进行生情并茂的讲解,并就各个行当的独特之处进行分析,可以说为在场的观众上了一堂“京剧启蒙课”。紧接着,演员们表演了《三岔口》、《坐宫》、《拾玉镯》、《赤桑镇》、《蜈蚣岭》等经典选段,充分展现出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一段武生武丑经典剧目《三岔口》,让观众感受到京剧“虚拟性表演”的特殊魅力,《坐宫》展示了生旦演员扎实的唱功,《赤桑镇》中净角精致的脸谱和老旦生动细致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而《拾玉镯》中花旦细腻传神地呈现了青春少女的情态和极为生活化的绣花场景,《蜈蚣岭》则用干净利落的武戏为本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
演出间隙,主持人还现场邀请观众上台跟演员模仿动作和身段,通过互动让大家切身感受京剧文化的魅力。此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师生们不出校门就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国粹艺术,因此颇受好评。
文字|田波澜 杨雪薇 图片|田波澜 沈阳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