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友联谊会“跨年文化系列讲座”启幕

发布者:张金玉发布时间:2014-12-26浏览次数:265

  为进一步丰富校友的文化生活,打造多样化的校友交流平台,我校北京校友联谊会策划了“跨年文化系列讲座”,并于12月13日邀请知名书法家、我校中文系80级校友金侬做了题为《打开书法艺术之门》的首场讲座。

我校北京校友联谊会举办“跨年文化系列讲座”

  金侬校友分别以“什么是书法”、“用笔包括什么”、“什么是永字八法”、“结字重要吗”、“学习书法,老师的作用如何”、“学习书法,要不要临帖”、“中国书法如何欣赏”、“中国书法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书法与养生”九个问题与校友们分享了他学习书法的心得体悟。  

  谈到学习书法要不要临帖的问题,金侬先生表示,临习碑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因为中国书法是传统,对待传统,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首先是尊重,然后是传承,在此基础上再言创新。在金侬先生看来,离开尊重和传承谈创新,创新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金侬先生分享书法心得

  就如何欣赏中国书法,金侬先生把真正的欣赏和名人效应做了区分。他认为,真正的欣赏是在心理上获得审美愉悦,而名人效应是在未获得审美愉悦的情形下仅凭名人的社会地位盲目跟风追捧。后者是造成当下中国书法水平低下,伪劣书作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对真正的书法佳作,金侬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标准,即没有败笔,结字既有章法,亦有出处,同时兼有新意,所谓“是与非是”,“是”即接近古人,“非是”即超越古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方有境界,才值得收藏。  

  金侬先生认为,书法是开启中国传统文化之门的钥匙。书法所讲求的中锋行笔恰恰体现着儒家的中庸之道,字体线条的柔美与遒劲展现出中和之美。就草书而言,快和慢、浓与淡、粗和细、枯与润的阴阳相对,正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体现。  

  最后,金侬先生借由一位校友的提问,吐露了自己多年习书的最大收获,即“把我原本浮躁的无所适从的心安放好了,所以,我现在‘放心’了”。

讲座现场校友提问

  冬日的北京寒气袭人、冷风飕飕,但讲座现场的校友们兴味盎然、暖意融融。讲座前,金侬先生向大家赠送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金侬癸巳书法》一书,该书汇集了金侬先生一年来最珍爱的多幅草书作品。  

  金侬,本名张扬,笔名废墨,系中国文联编审,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民盟书画院、北京市政协书画院等书法组织的会员和理事,清华附中特聘专家级书法教师。用金侬先生自己的话说,他不过是个善书者,书法仅仅是他的爱好,只是这爱好自他七岁即与他如影随行,伴他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与其影评人、编审、知名记者等身份不同的是,书法已渗透到他的血脉中。金侬曾多次向母校赠送自己的书法作品,并将自己衷爱的两幅草书作品《游子吟》和《淮中晚泊犊头》作为对母校60周年校庆的献礼。

讲座现场全体人员合影

  本次活动由我校北京校友联谊会主办,北京校友联谊会秘书处为此次活动的筹备做了大量工作,更有不少校友提供了诸多无私帮助。讲座由我校外语学院08级校友、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李耸博士主持,三十多位来自不同岗位的校友及亲友欢聚一堂,静心聆听,共度了一个难忘的文化之夜。


文字|北京校友联谊会05级历史系校友 冀文彦 图片|85级中文系校友 李松 来源|对外联络处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