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我校文化建设工作咨询会在中北校区逸夫楼召开,多位专家学者就我校2014年及今后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要点和方向进行了商讨。会议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解超主持。
会上,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办主任虞潇浩对2013年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作了专题汇报。随后,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对如何完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我校召开文化建设工作咨询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发表精彩观点
哲学系教授陈卫平认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源于对历史的了解,因此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师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历史。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认为,文化与人的记忆有关,如何唤醒和激活人对一个地方的共同记忆,产生一种温情和感情,是文化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以从文化土壤、文化导向、文化品牌、文化景观四个方面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美术学系教授韦天喻认为,文化建设要注重内心的修为,也要注重文化战略与策略,要从整体上进行考量,明确总体规划和文化定位。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杜德斌指出,近年来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很有起色,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野上可以进一步拓展,凝练出我校的特色,同时建设校园的核心公共空间,创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哲学系教授赵修义指出,学校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不同院系的师生有更多的交流,这样才能形成文化,同时,通过入学教育、夏令营等系统性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师大的文脉和文化。历史学系教授许纪霖认为,人文氛围不等于学术氛围,学校可以通过为校园景观命名、增设人文讲座等形式,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文系教授陈大康建议,学校要加强文化氛围的建设,注意化解、抵消负面影响,对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的举措要正面宣传。对外汉语学院陈勤建教授从环境文化的角度提出,学校应加强自然环境中的人文因素,对学校的草木鸟兽添加标注,并加强对校园景观的文化策划,增添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音乐学系系主任高晓东认为,文化建设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学生打好基础,让进校的每位学生都能上一门体育课,同时修一门艺术类课程。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教授认为,文脉传承应当与当代语境相结合,要在充分了解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延续传统思想,同时注重文化建设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的设计。
文字、摄影|戴琪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