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与童世骏、陈嘉映、杨国荣、郁振华对谈:何为哲学

发布者:张金玉发布时间:2014-05-28浏览次数:4247

  521日上午,来自校内外的师生、哲学爱好者把中北校区逸夫楼的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李泽厚先生与童世骏、陈嘉映、杨国荣、郁振华四位哲学教授以及现场的师生一起,共同探讨“何为哲学”这个主题。

 

李泽厚与童世骏、陈嘉映、杨国荣、郁振华对谈:何为哲学

何为哲学?

  “首先什么是哲学?”李泽厚首先发问。这个看似简单却没有答案的问题,成为整场对谈的主题。

  “从哲学起源开始,哲学就与智慧有关。为什么哲学是智慧?它和其它学科到底有哪些不同?”杨国荣表示,“在我看来,智慧最大的特点就是跨越了知识界限,从一个不同于知识的层面去理解真实的世界。”

  “哲学是一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学问。”童世骏这样理解哲学。哲学从来就没有办法获得终极的、所有人都满意的回答。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学问可能不止哲学一家,而哲学有有一些区别于其他学问的特点。在他看来,哲学有三个特点:第一,哲学是一种文本研究,而不是一种对象研究;或者说,对现实对象的研究也需要通过文本研究来进行。第二,哲学是一种规范问题的研究,而不是一种事实问题的研究。第三,事实问题不仅与规范问题相对,而且与概念问题相对,哲学研究不仅研究规范问题,而且研究概念问题,而不像具体科学那样主要研究事实问题。

  对此,李泽厚认为,“哲学是意见,不是知识,也不是信仰。它只是对一些人生世界当中最根本问题的意见。” “我认为哲学的意见不同于一般的意见。这些意见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起的是一个启发的作用,它只能起这个作用。哲学只是对一些人生世界当中的根本问题的意见,这是我对哲学的理解。”

李泽厚首先发问“何为哲学?”  

哲学是一种想法

  “意见是以我观之,智慧是以道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童世骏引用哲学家冯契先生的观点,并表示,无论以我观之,还是以道观之或是以物观之,其中的出发点都是“我”,但世界上有那么多“我”,这就涉及到哲学中的相对主义问题,“假如把哲学理解为一种意见,如何面对相对主义的问题?”

  陈嘉映认为,相对主义在很多情况下是对绝对主义的一种反驳和反抗,相对主义有时更像是一种防卫,是在绝对主义面前的一种防卫,“这种相对主义我们不一定有必要去反对。”

人气爆棚的论坛现场  

  关于相对主义和进步这两个概念,李泽厚主动回应,“我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先假设哲学是意见,那是不是就是相对主义?不管是相对主义还是绝对主义,哲学不能让全世界只相信一种。哲学是多元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有一种全世界每个人都相信的,那不是哲学,是信仰。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相对主义,假设真的是相对主义,危害在哪里?” 关于进步问题, “我认为生活是有进步的,历史是有进步的,道德的进步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李泽厚认为,哲学最终还是要归于生活,而不止是纯粹地谈精神,“哲学不是一种知识,也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想法。”

  作为本次对谈活动的主持,郁振华在总结中表示,四次研讨课以及本次对谈,李泽厚先生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也让热爱哲学的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

 

文字、图片万姗姗   主页题图陈颖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