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作为我校大夏舞台系列文化活动之一、“上海昆剧团昆剧走进青年”专场演出在闵行校区上演。上海昆剧团演员们清丽细腻的唱腔、典雅华美的台词以及诙谐轻松的表演让600余名师生尽享“百戏之祖”的风雅与魅力。
演出采用普及讲座、演出展示与现场互动的形式进行。国家二级演员、武生季云峰主持介绍了昆曲生、旦、净、末、丑各行当的特点,并请专业演员进行了示范表演。现场还邀请了青年大学生上场和演员进行互动,通过学身段展现昆曲艺术的细腻传神,通过现场穿行头展现昆曲艺术的服饰之美,还有两位自告奋勇的男生被带至后台勾脸装扮,并以曹操、李逵的扮相登台进行了简单表演。他们认真可爱的表演在现场掀起一阵阵笑声和掌声,使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专业演员示范表演昆曲生、旦、净、末、丑各行当的特点
现场邀请了大学生上场,通过学身段展现昆曲艺术的细腻传神
现场穿行头展现昆曲艺术的服饰之美
两位男生自告奋勇体验勾脸、装扮
在示范演出环节,演员的神态、动作无一不让观众身临其境,深深融入到剧目氛围中。如《三岔口》里,店主刘立华与任棠惠在黑暗中的一场搏斗,虽然没有念白和唱词,只有震耳欲聋的锣声鼓声,但戏中丑角和武生用诙谐的表演、矫捷的动作、灵动的眼神向大家展示了昆曲独特艺术魅力,博得了满堂笑声与喝彩。
《三岔口》选段
整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热情高涨,叫好声不断,掌声经久不息。不少师生表示,《牡丹亭》中委婉的唱词、婀娜的身段,《盗仙草》中武旦自然酣畅的表演,《百花赠剑》中花旦与小生精彩的眉目传情,以及全场精致绚丽的服饰无一不让人沉醉在昆曲的韵味之中。
《牡丹亭》选段
《岳飞传 挑滑车》选段
《盗仙草》选段
《百花赠剑》选段
上海昆剧团专场演出绽放大夏舞台
“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就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
文字、摄影|刘金玉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