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上海市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我校共获得7项与学位相关的建设项目,其中学位点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个、学位点引导布局与建设培育4个、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1个。这些项目共获得上海市教委项目资助经费235万元。
为推进我校获批上海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建设,4月10日下午,研究生院学位办召开了项目建设研讨会暨经验交流会。我校获准立项的各学位点创新项目负责人齐聚一堂,就各自承担的项目进展情况展开了探讨和交流。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我校财务处副处长兼专项经费管理办公室主任王芝容以及相关院系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各项目负责人逐一汇报了项目进展、存在问题、财务开支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商学院承担的《商业分析》项目依托我校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已经建成六个联合实验室,正在积极筹备申报商业分析二级学科点。政治学系承担了上海市政治学学科人才培养现状调研与前瞻分析项目,广泛深入调研沪上高校政治学科的师资队伍、学科布局、招生和人才培养现状,以期为探索上海市政治学科布局结构与规划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以国际化为标准,以学术性为导向,以精英化、高端化为目标,探索人文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研究员驻院制度,保障研究生培养的高标准与精英化。《国际关系学科国际发展与合作方向建设》项目初步建立以“国际发展与合作”为核心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并积极与巴黎高师集团、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比利时自由大学等高校建立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关系。地理科学学院立足大气科学,以城市气候和城市大气环境作为主要研究特色,抓住学校成立地球科学学部的契机,争取成立大气科学系,并逐步向建设大气科学二级博士学位点过渡。金融与统计学院依托学位点引导布局与建设培育项目,近年来强力引进一系列国际顶级研究人才,培育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采取灵活的人事聘用和激励制度;完善本硕博连读的培养体制,借鉴国际经验,完成统计和精算课程的重新编码,建设了《高级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生物统计分析》等全英文课程。统计学科将继续努力保持在全国的领先优势,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心理学与神经生物学交叉学科博士生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是我校正在建设的唯一一个交叉学科创新项目。该项目已建成《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学术规范与研究伦理》、《心理学实用技术与分析》、《实验心理学研究进展》等课程,建立博士生定期学术报告制度,完善师徒制培养机制,该院博士生在攻击性、内隐学习、自我的FMRI研究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
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在听取汇报后,就上海市学位创新项目的立项初衷、背景、条件,以及我校承担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他高度肯定我校在提升学位点建设水平方面做出的探索努力,希望我校今后进一步探索学位点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注重“引进、消化、吸收”,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肥沃的土壤。此外,束金龙还提出了几点指导性建议:首先,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位点是汇聚导师、研究生、科研三者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依托平台,学位点建设水平是衡量学校学科发展状态的显性指标。其次,上海市正在启动调整优化全市学位授权点结构布局的工作,制定新一轮的学科发展规划。华东师大要充分依托已有的学位创新项目,主动对接上海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瞄准国际前沿,将项目成果落实体现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上。最后,他希望各项目严格执行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学规范使用经费,提升经费使用效率与效益。
此次研讨会是研究生院探索提升上海市学位创新项目建设效益,更好服务学校学位授予工作的新举措。研讨会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探求了项目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有助于相互借鉴研究方法、拓展研究思路,切实提高创新项目的完成质量。据悉,今后研究生院还将进一步完善对上海市学位创新项目的跟踪交流和反馈机制,进一步增强对创新项目的服务意识,并加强对项目实施成效的质量监控。
文字|李倩 来源|研究生院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