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藏》第二批图书发布会现场
《子藏》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学术文化工程项目,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重要古文献的一次大规模整理,由我校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担出版任务。《子藏》汇辑影印了海内外所存的先秦汉魏六朝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等,并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考述著者生平事迹,揭示著作内容,探究版本流变情况。收录的下限原则上截止到1949年,适量收入今人所辑出土文献资料。
早在2010年,我校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文科院系和古籍所、图书馆有关力量,同时联合国内外相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启动了《子藏》编纂工程。通过加大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力度、发挥学科优势、整合聚集有效资源等有效措施,我校确保了《子藏》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次发布的《子藏》第二批成果,主要涉及道家、法家两部。其中,道家部涵盖鬻子、关尹子、文子、鹖冠子、子华子、亢仓子、列子,另有杨朱附于列子之后;法家部包括商子、慎子、韩非子等,另有申子附于慎子之后。方勇表示,除了正在进行编纂的《老子》之外,道、法两家的文献基本整理完毕。
此次发布的《子藏》第二批成果主要涉及道家、法家两部
首次针对百家遗籍进行全面系统收集和整理的《子藏》工程,既关注百家之显者,也关注百家之隐者,不仅使《子华子》、《慎子》等珍稀典籍得以重放光芒,也为学者们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与会领导和学者代表纷纷对《子藏》第二批成果的发布,表示祝贺和赞赏。徐中玉在致辞中说,“《子藏》的出版实现了我们这辈学者曾经想做、但没能做成的事。”曹文泽在讲话中指出,诸子百家之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诸子典籍承载着古圣先贤的思想与智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子藏》工程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可谓前无古人。他表示,《子藏》工程的全面推进,为新时期子学的研究与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文字|万姗姗、赵闪 摄影|寇思 万姗姗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