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20周年慈善义工服务座谈会在浦东中心召开。会上,我校慈善义工队被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授予“优秀慈善义工队”称号,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学生、校义工队学生队长毛鑫辉获得“优秀慈善义工活动组织者”称号。市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铁迪出席座谈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为了拓展高校帮困助学渠道,营造和谐的帮困育人氛围,我校于2005年11月揭牌成立了全国首家慈善爱心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帮困育人途径,在物资帮困、人文关怀、慈善公益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依托慈善爱心屋为基础,学校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2006年创建慈善义工队,为普陀区、闵行区9个街道(镇)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服务。
爱心屋慈善义工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慈善义工集体
我校慈善义工队打破学校固有的院系体系,以项目为单位,无论项目是由院、系、班级、机关部处或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统一由小白菜慈善工作站对口指导管理。义工队还定期举办校内义工队伍的优秀评选,并对优秀队伍给予表彰奖励。这种义工服务的扁平化管理一方面有利于学校项目开展上统筹规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义工队伍的稳定,形成了“小项目有序进行,大活动一呼百应”的义工组织服务体系。
组织学生参与慈善公益服务,将帮困育人与慈善公益相结合,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发挥热心公益积极性和实践专业能力的平台,也为社区注入了大学生这一新鲜血液,丰富了服务项目,扩大了服务受益面,是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和高校慈善育人工作的成功实践。 义工队各类贴合社区居民需求的服务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则普遍反映通过参与服务丰富了生活阅历、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心灵净化。
文字|田润 摄影、来源|学生发展服务联合中心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