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教师学院成立

发布者:陈颖发布时间:2015-01-20浏览次数:4321

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教师学院成立

  119日上午9时,国际汉语教师学院揭牌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二楼报告厅举行。出席仪式的有国务院参事、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国家汉办副主任王永利,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副校长刘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校长陈群,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及各方嘉宾200余人。

  揭牌仪式由任友群主持,陈群在仪式中致辞,许琳和童世骏共同为国际汉语教师学院揭牌并讲话。

许琳和童世骏共同为国际汉语教师学院揭牌

  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留学生汉语教育的院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是国家汉办在国内高校正式挂牌设立的第一个基地。基地2008年成立以后,发挥学校国际汉语教育方面的领先优势,依托学校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综合实力,利用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着力打造直接服务于中外文化交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综合平台,在汉语教师学历培养、出国汉语师资及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孔子学院院长研修和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基地的工作水平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陈群在成立仪式上致辞

活动现场

  陈群指出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面,基地已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专职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们实践经验丰富,能把握国际上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基地在六年不到的时间里培养了550名硕士研究生,以高标准的学历培养、优质的课程设置、独具特色的教学力量、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2013年,基地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中获得了全国唯一优秀;同年,“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探索”又获得了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的就业率也逐年增长,2014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共毕业69人,其中全日制中国学生(不含中国台湾生源)就业率为100% 比上一年有稳步增长。

  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方面,基地成果突出,已培训和选拔国家公派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国外本土汉语教师、国内汉语教师12000多人,形成了学分化、等级化、层次化的立体培训体系,有着一支专职培训师队伍,为国内外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汉语“种子教师”。2014年,在新西兰,两位曾在基地培训的海外志愿者辅导当地学生参加 “汉语桥”中文演讲比赛全国决赛取得佳绩,并在 “中国大使杯”中文写作比赛中获得冠军。

许琳在成立仪式上致辞

我校国际汉语教师学院留学生

  在基地的工作取得佳绩的基础之上,为进一步整合国际汉语教育学科优势、构建学术研究、教学示范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平台,学校成立“国际汉语教师学院”,强化国际汉语教育的学科特征和地位,突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示范引领作用,为国家汉办实施国际汉语教师职业化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国际汉语教师学院成立后,基地与学院的定位与分工各有侧重,基地侧重于完成汉办指定任务以及中华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学院则侧重于国际汉语教育专职教师的教师教育任务,从而更好地促进汉语国际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国际市场的需要。

  国际汉语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孔院新十年”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成立“国际汉语教师学院”将会是汉办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国内形成厦门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学院”以培养院长为主、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教师学院”以培养师资为主的格局,将有利于现有基地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更将为国家汉办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文字|国际汉语教师学院 图片|吕安琪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