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进行时——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开幕

发布者:吕安琪发布时间:2015-01-20浏览次数:1013

  “‘当代’进行时——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暨“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论坛”于116日在华东师大图书馆及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举行。

  继201410月的《象界—2014上海当代艺术家联展》之后,我校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与明圆美术馆再次合作,推出“‘当代’进行时——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暨“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论坛”。本次展览还邀请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学院教授和艺术家们参展以及全国著名理论家、批评家参加论坛。

“‘当代’进行时——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开幕

副书记兼副校长任友群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

  “‘当代’进行时——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与同时举办的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论坛是一个整体学术活动的两个部分。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希望展览能充分体现身在国内艺术学院工作的一些优秀当代艺术家的最新创作成果,论坛则能推出与这种成果在当下学院教育成功转化的具体实例。这次的展览和论坛将直面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以及对如何进一步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等问题进行讨论。

  美术学系主任韦天瑜谈道:“今天我们来到当代艺术实验性和旧有艺术教育体系的断裂之谷。传统的、静态的专业分类、技术范畴、形式研究几近崩溃,我们正目睹着视觉经验和文化建构的巨大变迁。我们特别聘请著名策展人和艺术批评家鲁虹担任策展人,邀请全国院校著名的艺术家们来参展,给予我们以机会从中学到和获得某种禅机和答案。我们需要更宽泛的视野和格局,需要更本质的探索和追问,而这也恰恰是举办本次展览和论坛的目标。”

“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论坛”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鲁虹表示:此次,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全都具有双重身份,即其在中国当代艺坛必须具有相当的创作实力或影响力,以及必须在学院工作中,一直致力于探索与当代艺术创作成果相匹配的新教学模式。“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举办方已经很好地达到了预先设想,这是非常让人欣慰的。至于为什么要将展览命名为‘当代’进行时,乃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一直不断在发展,所以在整体上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有着巨大的不同。”

开幕式现场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新美术探索一直是在各美术学院和各高校艺术学院的带动下蓬勃发展,几乎所有成功的当代艺术家无不是毕业于中国的各艺术院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至今,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及锋头仍然是以学院为龙头。而学院学术探索的这种积极推进态势,不仅催生或演化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许多新思潮、新形式、新理论,也对学院能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当代头脑与当代创作能力的优秀学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部分作品展示: 

班陵生,《1300℃》局部 之一,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1年


高世强,《红》(截图),视频,2008年


管怀宾,《过园》, 苏州本色美术馆(现场展示),2008年


王远,《水泡》,布上油画,120x3250px,1997年


韦天瑜,《无处的尽头》,树枝烤漆,3.5mx4mx14m,2014年


“‘当代’进行时——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主办方: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明圆当代美术馆

艺术总监和论坛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主任 韦天瑜

策展人和论坛学术主持著名艺术批评家 鲁虹

出品人明圆当代美术馆馆长 凌菲菲

学术委员会:(以拼音为序)

髙岭 李晓峰 刘淳 刘礼宾 鲁虹 马钦忠皮道坚 孙振华 宋伟光 王端廷 徐可 俞可

参展艺术家:(以拼音为序)

班凌生 蔡广斌 邓箭今 范勃 高世强 管怀宾 江衡 李邦耀 梁卫洲 龙虎 吕胜中 缪晓春 庞茂琨 单增

沈也 谭根雄 王凯 王强 王玉平 王远 韦天瑜 魏光庆 杨国辛 于凡 展望 张小涛 周长江

展览时间:2015116-330

展览地点: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上海市闸北区永和东路436号)



来源|美术学系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