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站

  1.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减量处置。学校绿化规划和管理科学,校园绿化率35%以上。校园、宿舍内外环境整洁,学生生活园区文化氛围浓郁。

  一、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减量处置。

  建设节约型校园,垃圾分类,污染物排放达标;重视资源回收,对生活垃圾和非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清运,食堂餐厨垃圾由专业机构清运。

  二、学校绿化规划和管理科学,校园绿化率35%以上。

  重视环境育人与文化传承,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环境规划和建设。加强校园绿化养护与环境美化,丰富校园生态景观。通过对校园绿化建设、景观改造、装饰布置,努力把师大校园优化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优化闵行校区环境建设,在资源楼东侧设计桃李园景观,种植桃树、李树、樱花树等,2014年种植300棵,2015年种植350棵;在待建地种植向日葵、油菜花,赢得师生和媒体广泛关注;在文脉廊沿路种植柳叶马鞭草,在行政楼周边种植紫娇花;建设休闲小路,安装休闲椅;建设孟宪承书院外环境景观。

  完成了中北校区校园色彩建设,邀请普陀区园林协会的专家“搭脉”中北校区行道树。试点冬天落叶景观道路建设,让师生感受校园生态美,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打造最具师大风情的落叶景观道路。对中北校区13棵古树及14棵古树后续每月进行拍照留样,采集数据,逐一建册登记,做好了详细的养护记录工作,并上报古树办。

  

春季植树活动 150余棵树苗为闵行校区添新绿

  邀请师生开展“爱绿、植树、护绿”实践体验活动,树立“绿色校园,从我做起”的理念。组织师生参与“植树节”植树造绿活动。在两校区举办“如何养护小盆栽”专题咨询会,现场解答盆栽养护等知识,免费赠送小盆栽。

  三、校园、宿舍内外环境整洁,学生生活园区文化氛围浓郁。

  做好两个校区校园环境的保洁工作,开展除“四害”工作,检查蚊蝇滋生地、挂捕蝇笼、填埋鼠洞等,有效地降低了校园的“四害”密度。

  推进楼宇文化建设,为师生营造和谐、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宿舍进行楼内设计布置,营造了更加轻松愉悦的住宿环境;对楼宇进行文化建设布置,张贴指示标识、设计制作名言标志、配置盆栽绿化及地毯等;推进教学楼公共空间的布置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些交流、研讨、休闲的公共空间。

  2.落实节约型校园、节水型学校创建要求,形成创建特色。低碳节能教育有举措、有成效。

  一、组织制定节能规划。

  根据学校近年来能源资源使用情况,组织编写《华东师范大学“十三五”节能减排规划》,对学校的重点用能系统和重点用能建筑拟定节能改造方案,进行投资和节能量分析,从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和行为节能等多方面制定节能减排规划。按上级部门要求,按期完成学校各项能耗统计,编制用能情况报告。

  二、组织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参与全国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按住建部导则完成变电所参数监测系统、电能计量监管系统和给水管网监测系统建设,已实现70余栋建筑的分项计量和19栋楼宇的分户计量,以及两校区各楼宇用水实时监测。顺利通过了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对我校的节能监管平台项目进展情况及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

  完善了学校能源管理组织体系和设施设备节能运行管理、绿色采购、能源统计等规章制度;对2014年度两校区整体用能和16栋典型建筑用能进行能源审计;对学校“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和对标达标。并顺利完成了国家考核组的书面评审和现场评审。

  三、组织节能技术改造。

  对中北校区理科大楼已使用近十年的中央空调进行节能改造,更换变频水泵,增加集控系统,节能率超过25%。对建筑面积超 过8400平方米的闵行校区地下车库使用近十年的常亮荧光灯改为微波感应LED灯,节能率超过80%。

  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培育师生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校园待建地。在闵行校区资环楼旁待建地,2014年为毕业生种植的向日葵作为毕业季的礼物,2015年种植了万余株油菜花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华师大油菜花现在好看,以后还能吃”,油菜籽收割后加工成菜籽油,全部送到学校食堂做菜用。

媒体关注|万株油菜花扮靓华东师大校园  

  对闵行校区本科生公寓10栋楼的真空燃气锅炉进行节能改造,使用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进行制热,为学生提供环保节能的淋浴服务。对闵行校区温水游泳馆的真空燃气锅炉在大修时改为使用空气源热泵进行制热。在学生食堂旁建隔油池,油脂由专业能源企业回收制成清洁能源。

  开展“节粮月”活动,向师生宣传节约粮食、合理作息、健康生活的精神,师生品尝自然食品,该活动在我校已经连续举办27届。举办“为同学缝补衣物”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好品质。

  附件:

  1.春季植树活动 150余棵树苗为闵行校区添新绿

  2.媒体关注|万株油菜花扮靓华东师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