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创建动态
文明风采
文化日历
影像
图库
历史沿革
学校标识
文博师大
文明指标
基本指标
强化思想引领 培育时代新人
坚持党的领导 落实主体责任
强化教育教学 提升办学质量
丰富校园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优化校园环境 加强后勤保障
强化责任担当 校社共建共享
特色指标
特色指标1
特色指标2
特色指标3
特色指标4
创建动态
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创建动态
创建动态
2023-07-17
华东师范大学携手近20所师范院校同向发力 同题共研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主题教育期间,华东师范大学以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汉江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等全国各地近20所兄弟师范院校党政班子带队来校调研为契机,聚焦“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和“师范强教、教育强国”的时代主题举办多场交流研讨会,主动调研、积极对接,联学联动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聚焦教育强国,先行先试共谋“师大何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聚焦建设教育强国,师范院校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理念契合点、协同汇合点正不断扩大。 在华东师范大学,近20余所师范院校分场分批接续探讨如何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校党委书记梅兵在座谈中表示,要不断夯实与兄弟院校合作基础,
2023-07-17
华东师大召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专家评议会
7月11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专家评议会在普陀校区办公楼小礼堂召开。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教授、中国科学院于贵瑞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周丛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中国科学院张新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国荣教授、副主任张志铭教授、师资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田阳教授等八位校内外专家评议并指导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校长钱旭红、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副校长雷启立、副校长施国跃,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三个“双一流”学科及支撑学科负责人,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自评会议由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专家评议会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主持评议会 钱旭红对各位专家的指导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重点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华东师范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期间,坚持“育人、文明、发展”三大核心使命,以“卓越学术”“卓越育人”为核心引擎,为建设成为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在此过程中,既取得了新进展,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恳请与会专家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发展问诊把脉。
2023-07-11
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教育主题论坛举行
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教育主题论坛在世博中心顺利举行 7月8日,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教育主题论坛在世博中心顺利举行,超4.6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参与。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AI实验室)联合主办,以“引领学习变革 智创教育未来”为主题。论坛邀请到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领导,以及2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展开多领域跨界主题对话、发布重磅研究成果,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上海AI实验室主任助理王延峰主持开幕仪式。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致欢迎辞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欢迎辞中指出,在新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更加科学、更加快速地推进智能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梅兵表示,华东师范大学将继续把智能教育作为未来发展的第一战略,将发展智能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致辞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介绍了上海在大力推动AI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智能时代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他表示,上海将加快部署校园数字新基建,打造互联互通的智能教育基础设施;聚焦拓展智能教育新
2023-07-10
2023 IJCAI YES 青年精英学术大会在华东师大开幕
7月4日,令人期待已久的 2023 IJCAI YES (Young Elite Symposium)青年精英学术大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正式开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IJCIAI 代表 Maria Gini 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等莅临大会现场并作致辞。5 位国际知名学者发表主旨演讲,62 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和 54 位通过 IJCAI-2022、IJCAI-2021论文的第一作者及合作者受邀参会,分享最新科研进展。现场干货满满,气氛热烈!群贤毕至,盛况空前 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2023 IJCAI YES 大会顾问、IJCAI 理事会成员 (2021-2026)、IJCAI-PRICAI 2024 大会主席张成奇教授以及 IJCAI-SAIA中国联合办公室秘书长、 2023 IJCAI YES 大会主席邵怡蕾博士共同主持开幕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 开幕式伊始,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对大会作开场致辞。张英表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进,其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为
2023-07-03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暨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学工例会召开
6月29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暨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学工例会在闵行校区教师之家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全体辅导员等170余人参会。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健主持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暨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学工例会举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博士应邀作了《国际组织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专题报告。唐虔结合自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经历,介绍了当前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架构及相应的人才需求。建议学校依托校内外资源,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为有志于赴国际组织任职和实习的同学提供更多实践锻炼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博士作专题报告 赵健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保卫处处长任开蕾部署了暑期安全保卫与军训工作,后勤保障部副部长王婧通报了毕业生退宿、暑期宿舍修缮和新生住宿安排等事项,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金丽君介绍了2023年秋季学期国际学生入境返校事宜。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学生思政、辅导员
2023-07-03
华东师大庆祝建党102周年表彰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暨党建研究年会举行
今年的“七一”,恰逢深化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6月2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庆祝建党102周年表彰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暨党建研究年会举行。 教育部直属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副组长谢守成、组员马俊;华东师大校领导梅兵、钱旭红、杨昌利、曹友谊、孟钟捷、雷启立、顾红亮、施国跃、程静,校党委委员、校纪委委员,院系级党组织书记,党委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支部书记、专职组织员、师生党员代表等出席大会。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红亮主持。表彰先进典型 持续不懈努力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宣读了《关于表彰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程静介绍了2021、2022年各级党建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大会对30名优秀共产党员、1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近两年的20项校党建研究课题优秀成果进行了表彰,旨在进一步弘扬先进,树立标杆,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锚定卓越、逐光前行;
2023-06-30
王智量先生追思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6月24日上午,王智量先生追思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王智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比较文学研究大家和文学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领域有丰硕学术成果。2023年1月2日,先生因病于上海逝世,享年94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翻译家协会、上海市科技翻译协会、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学》编辑部等单位的学界代表,王智量先生的家属、同仁、好友,以及学生齐聚追思,共同回忆王智量先生的生平思想和人格风范。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魏育青,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王智量先生学生代表、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志耕先后致辞。王智量先生追思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雷启立回顾了王智量先生的翻译与学术成果、个人文学创作以及育人事迹,特别讲述了他的导师宋耀良教授作为王智量先生的学生,曾与他钦佩地谈及先生的风骨与学识,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他认为王智量先生兼具学养和品德,是一代学者的典范,先生作品的魅力及其本人的风骨将感染一代代后辈学人追随其后。 魏育青教授高度评价了王智量先生在翻译领域
2023-06-28
聚焦青年AI人才,2023 IJCAI YES即将开幕,四大精彩看点值得期待!
7月4日至6日,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组委会指导、IJCAI-SAIA中国联合办公室主办的2023 IJCAI YES将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2021年,作为国内首届以青年学者为核心的AI学术交流盛会,2021 IJCAI YES在上海成功举办,这场定位为“高端学术会议”的盛会邀请了3位院士专家坐镇,6位重量级专家做主旨报告、以及50多位 IJCAI-2020的论文第一作者进行分享,500多位参会者均收获颇丰,IJCAI YES也就此在国内青年学者群体中打响了名声,备受AI圈青睐。 但受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IJCAI YES在2022年不得不暂别线下。如今,阴霾散去,IJCAI YES再起航,聚集600余位海内外杰出的人工智能青年学者于上海,届时国内外学者将汇集一堂,围绕当下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及行业挑战机遇等话题切磋论道、碰撞思维,共赴一场坦诚热烈、开放包容的学术盛会。看点1:IJCAI、WAIC 再联手,豪华阵容加盟 这场大会能吸引到众多学术专家的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是业内少有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高端学术会议,并得到了IJCAI 授权。2020年,IJCA
2023-06-27
华东师大4月-5月科技成果速递!
时夏方长,盛暑将至,华东师大科研团队近期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进展如何?小编整理了今年4月-5月部分科研成果,一起来看吧。【数学物理领域】·证明相对膨胀图上的“粗Baum-Connes猜想”成立· “粗Baum-Connes猜想”是非交换几何领域的重大问题,蕴含拓扑学中的“Novikov猜想”、几何学中的“Gromov正标量曲率猜想”等。2015 年,G. Arzhantseva与R.Tessera 引入“相对膨胀图”,并提出公开问题:相对膨胀图上的“粗Baum-Connes 猜想”是否成立? 数学科学学院算子代数研究中心的王勤教授和同行合作成功解决了该公开问题,证明了相对膨胀图上的“粗Baum-Connes猜想”成立!这个成果增强了人们对Hilbert 空间几何与膨胀图几何之间的“中间地带”的认知。有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数学期刊Advances in Mathematics。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1870823001901·在二维光电探测器中观测到超线性光电流·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
2023-06-27
聚焦审核评估,追求卓越育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末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召开
6月20日下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末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在闵行校区行政楼403室召开,会议采用直播形式在线同步进行。副校长戴立益,校党委副书记、教务处处长孟钟捷,各学部院系分管本科教学院长(系主任)、书院院长以及教务处工作人员等40余人出席线下会议,各本科专业点(教学点)责任教授等70余人出席线上会议。会议由孟钟捷主持。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末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召开 会上,教务处对本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通报:第一,落实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要求。学校在广泛宣传动员、吃透评估精神的基础上,全面总结经验、凝练优势,深入检视问题、落实整改、重在建设,评建工作卓有成效。专家线上评估以来,共完成在线听课47门次,调阅培养方案38份、考卷55份、毕业论文172份、其他材料26份,访谈座谈72人次。第二,教育教学成果突出。25项成果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华东师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18项(已完成公示);42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2位;8位教师在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学创新比赛中获奖,其中特等奖3位,一等奖5位;第十五届国创年会再创佳绩,首次斩获
2023-06-26
华东师大-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会举行
6月20-21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组建的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举行。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石科院院长李明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过程所)副所长杨超参加会议并致辞,副校长施国跃主持会议。中科院何鸣元院士、韩布兴院士,石科院副院长林伟,石科院、中科院过程所、华东师大相关职能部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和上海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相关老师参会。 钱旭红在致辞中表示,在何鸣元院士的带领下,华东师大的绿色化学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鲜明特色,引领了绿色碳科学理念和实践。作为依托单位和石科院共同组建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华东师大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机遇。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庄严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低碳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也为石油化工和能源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组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3-06-21
华东师大三门经典老课,凭什么拿下创新特等奖?
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华东师范大学参赛教师全部获奖,一举拿下3个特等奖和5个一等奖,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称号。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华东师范大学获奖名单 值得关注的是,获得创新特等奖的课程《环境法》《微观经济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从课程名称上看似无新意,那么,这样的“经典老课”是如何做到创新“出圈”的?融合驱动和交叉《环境法》学数据分析?“藉由以‘学科交叉’‘数据赋能’为基础的能力训练,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前沿学术,形成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和思维,回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更新迭代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法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特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王欢欢教授说。 在《环境法》这门课上,王欢欢以环境问题的解决为目标,打破原有的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壁垒,重新梳理并合理设置跨学科知识点;还引入大量数据,并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算法,将文科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统一。法学院王欢欢教授 比如,在“生态补偿制度”一节,学生要使用生态地理的三维可视化交互式学习平台,进行地形地质属性信息查询,借助数据定位空间实体,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模
2023-06-21
华东师大国家级“金课”《20世纪世界史》,开课30年四代学人传承教授!
这是一门被视为引导同学们贯通历史与现实的“最后一公里”的课程,这门课程金句频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迭起,开课30年,四代学人传承教授,这就是华东师大今年入选国家级“金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20世纪世界史》。 历史是严肃的,也是充满温情的,有普通人的身影才是真正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不是平顺的,但总体上是不断进步的、螺旋式上升的;国际关系恰如一张网,基本结构是无数个三边关系…… 20世纪究竟是漫长的历史还是短暂的历史?是战争主导的还是和平主导的世纪?普通人在这个世纪中的位置和尊严是什么? 课堂上,这些观念金句、这些引人深思的发问形成了这门课程最让人深思的问题链。开课三十年 四代学人接力 《20世纪世界史》是历史学系乃至全校最受欢迎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连续开设近三十年,学生评教成绩始终在4.8以上(满分5分),累计听课学生逾2000人。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门兼具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历史体验与现实关怀、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学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构建起全时空的知识链条,帮助他们获得世界眼光,并使之更好地理解世界中的中国。” 20世纪是距离我们所处时代最近、对当下
2023-06-20
华东师大钱旭红校长:风雨兼程,止于至善!
风雨兼程,止于至善!在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钱旭红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6月20日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转眼又到了告别的时刻,毕业年年有,但今年最特别。三年来,我们终于能以正常的隆重方式送别毕业生们。现在我代表学校,依依不舍地给大家上这最后一课:风雨兼程,止于至善! 大学四年、研究生几年,你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多变、且时而中断的学习环境中度过,在心情不安定的疫情期度过。你们遭遇了前几代学生没有遭遇过的、不可想象的,同时又充满磨砺、令人难忘的特殊历程。当然,在此期间,我们也幸运地与你们并肩一起欢庆分享了国庆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校庆70周年的喜悦。 烈火炼真金,青年就是淬火时代。全球冲突加剧、治理极端、民粹泛滥,经济萎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成为你们面前的公认现实。加之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海啸般冲击,你们很可能将要面对前几代毕业生没有遭遇过的“更难”就业季。 在如此变局下,我们需要以服务求发展,以发展解困难,站在时代的潮头去创造价值;我们需要超常的战略性忍耐和坚韧,坚信风雨必将过去,碧空如洗后还会飘起七彩祥云! 我年轻时,很喜欢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8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
/
2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