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有序开放学校相关资源,积极参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社区对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专项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创新“卓越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协调三所附属幼儿园,共建教育实践基地,为师范生实践教学提供多样化机会,开展创新型“4+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联合团委,以“大手牵小手,青春共奋进”为主题,组织大学生四支社会实践队伍30余人,赴各地附属学校开展主题夏令营,进行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在改革前沿、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积极建立青年大学生实践基地,促进实现精准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
开放共享资源。我校坚持“开门办思政”,成立社区微党课学生讲师团,师生党员先后推出“阅兵式中的中国奋斗史”等16门主题微党课课程,5门“吴泾·蝶变”历史主题系列微课,走进学生社区和居民区,宣讲中国理论、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同时运用“互联网+”理念开发3门微党课慕课课程,在易班优课全国共享课程平台上线,已有近2000人报名学习。对外开放学校古钱币博物馆、生物博物馆、心理学科普馆等场馆,与21家单位合作举办“超快激光物理与微纳新材料加工科普展教”,建设校内外共享平台。
助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我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创新实践论坛暨党支部优秀案例展示”活动、大中小一体化“四史”学习教育行动计划等,极大促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教育格局。配合完成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学观摩活动。永德实小丁丽莉教师参加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工作座谈会;以附属青岛学校为典型代表的“崂山区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入选教育部《关于推广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的通知》中的推广案例。
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暨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召开
上海市教科院德育院(筹)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作主旨报告
大中小学一体化四史学习教育行动计划结对
我校校团委发挥学科优势,主动承接2021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开班第一课”的设计开发及授课服务工作,为小学生设计开发党史主题课程《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468名志愿者赴全市543个点位进行授课,覆盖服务全市小学生数万名,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新思路。该项工作受到包括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节目及媒体的报道,充分展现华东师范大学党史教育成果的同时,助力上海市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两周年之际,我校举办“讲好百年党史 上好‘大思政课’”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两周年研讨会,首发《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活动》音像制品,发布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课程,聘请14位专家担任学校“大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专家,成立“新时代·新青年党史宣讲团”,授牌华东师范大学“大思政课”首批现场教学点。
2021年,我校所在社区对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满意率高达98%。
支撑材料:
东方网丨传承红色基因大中小学一体化 一线教师与未来教师结对研学“四史”
党史教育如何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华东师大这场论坛展示创新做法
第三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在华东师大召开
央广网丨长三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在沪召开 聚焦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
东方网丨大中小学如何构建思政课一体化?教育领域专家探讨现实困境破解思路
第一教育丨“红色梦”“创新脑”,00后、10后们聚集华东师大研讨这堂“思政课”
61
落实献血任务,完成征兵计划,开展拥军优属、双结对、社会捐助、扶老帮困等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区)治理。
落实献血任务。2021年,师生无偿献血活动于5月6日-8日、5月10日-14日分别在两校区进行。为做好疫情防控及无偿献血工作双丰收,今年集中献血前增加了测体温、核验双码(随身码及行程码)、流行病史筛查环节,并要求所有进入献血现场的人员一律佩戴口罩,同时严格限制人数大规模流动,针对师生的踊跃报名,校医院及时调整无偿献血时间,确保今年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又确保疫情防控环节不留死角。广大师生在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积极参加新冠疫苗接种的背景下踊跃报名“志愿撸袖”,为“迎双庆”献出青春热血。据统计,截止5月10日发稿前无偿献血师生达732人,献血量达146400毫升。
夯实国防育人根基。我校注重学生国防素养培养,认真完成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调整学生军训工作安排,实施“一年两训”。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在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和院系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学校2019级、2020级共计6800余名本科生的军训工作。
夯实国防育人阵地,确保“一年两征”落地。2021年是国家实施春季、秋季两次征兵的第一年,武装部突出工作重点,提早进行部署,全面深入开展宣讲、动员,科学扎实推进平时准备工作,严格细致落实体检、政审,周到热情做好送兵、慰问,以学生为中心,以政策为指引,征兵与育人相结合,做好征兵全过程各项工作。在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今年春季、秋季征兵工作,全年共征集15名男生、2名女生。同时加强对参军学生的跟踪教育和人文关怀。2021年3月,校党委副书记、校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昌利,学工部部长余佳,武装部部长任开蕾,入伍新兵所在院系领导和辅导员一行20余人,前往普陀区民兵训练基地看望2021年春季华东师大入伍同学,并进行座谈。
华东师大2020年度征兵工作表彰暨2021年征兵工作动员部署会举行
2021年春季看望入伍新兵座谈会
增强爱国荣校意识,关注退伍学生成长发展。武装部践行国防育人目标,为退伍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新途径,(1)国旗护卫队圆满完成开学典礼、国庆、70周年校庆等重大活动的升旗任务;(2)积极展示退伍大学生风采,营造爱国、崇军氛围,增强师生的国防观念。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有力支持基础教育和乡村振兴。充分利用学校学科优势与资源,积极回馈与服务社会发展,在引领与支持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全面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基金工作办公室有关项目、同事分别获评学校脱贫攻坚集体和个人贡献奖。一是以教师教育推动乡村教育改革。“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项目作为基金会品牌活动已走过了十余个年头,开辟出一条“教育+公益+创新”的全新乡村教育资助模式。项目获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上海市推荐表彰以及上海民政“公益之申”奖项。运维贵州省农村中小学赴沪培训项目,为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搭建起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学校发展共同体。二是以教育筑梦助力乡村振兴。筹募300万元社会资源设立“教育筑梦”专项基金,连续十年服务与支持学校“教育筑梦”计划的落地。对接联系青山慈善基金会与寻甸县雷锋小学,解决了该校二十多年来没有操场的困难;联系明泉集团捐资400万元支持寻甸柯渡中学、仁德一小与华二紫竹初中、紫竹附小结对,通过点对点助校打造师大乡村教育振兴帮扶工作样板,为学校扶贫工作落实、社会声誉提升做出贡献。三是以教育帮扶促进教育公平。联合校友资源共同发起“新长征学校改进计划”,已培训来自寻甸、遵义、延安等革命老区30所学校校长,组织专家赴老区进行教学管理指导。
华东师大向寻甸县政府追加帮扶资金40万元
支撑材料:
媒体关注丨“冻”感已至!防寒+防疫,沪上各学校构筑“温暖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