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建设。按照师生比1:350标准,核定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比1:150标准,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少数民族师生比1:50标准,配齐少数民族辅导员;按照师生比1:3000标准,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学校秉承“引育管培”理念,持续配优建强包括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少数民族辅导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在内的思政工作关键队伍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华东师范大学)“高校教学变革与思政课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
研修班举行
充分运用“紫江特聘教授”“晨晖学者”等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并辅以构筑高端、新锐、多元的教学科研载体,积极引进学术领军人物、优秀学者以及青年才俊,充实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校内整合以及跨学科、跨部门吸纳优秀人才等措施,积极拓宽进人渠道。校党委书记梅兵领衔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团队,通过“专家指导、集体备课、集体打磨、合作上课、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推进思政课程建设,亲自指导青年教师站稳讲台,营造凝心聚力、人尽其才的良好政治生态,青年教师取得长足发展。聚焦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问题研究、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新四军和铁军精神研究、党的学说和基层党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本研究等五个方向,依托“新四军研究中心”“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为青年思政课教师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及更丰富的学术资源。制订面向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培训培育政策,以教学能力实训为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科研诚信建设。每年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市级或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示范培训、课程培训及骨干研修。
华东师大幸福研习空间启用
在辅导员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每年针对辅导员、心理教师开展全覆盖培训,建设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高校心理示范中心,依托辅导员协会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实现“月月有培训”,组织开展校内辅导员培训,并推荐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为新入职专兼职辅导员开设校内培训,推荐参加上海市组织的岗前培训。组织开展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预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遴选并资助具有学术潜力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主持校内学术研究项目,在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推荐活动中,我校获奖总数以及一等奖作品数量连续三年位列上海高校第一。专职辅导员成一川、杨亚星参加“青春领航者 永远跟党走”上海高校辅导员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班会大赛,分获上海市决赛一等奖、二等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荣获2021“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优秀组织奖”。闵行校区“幸福研习空间”正式启用,以“幸福浸润、因材施教、积极引领”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新台阶。《构建幸福促进心理育人模式,培育积极向上健康心态》入选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教育部)。
支撑材料: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华东师范大学)“高校教学变革与思政课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研修班举行
11
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在招聘录用、日常管理、培训培养、职称评聘、考核激励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党务工作队伍双重身份、双线晋升政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建设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积极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的录用、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建设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制度牵引。为将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引向深入,学校党委立足工作全局,加强“一盘棋”统筹谋划,成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华东师范大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逐步筑起支撑以卓越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四梁八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单列,设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分委会,制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专业人才引进标准。讨论通过《华东师范大学教职工转岗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实施办法(试行)》,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推进全国重点马院建设。
4位大飞机设计师被聘任为华东师大“校外辅导员”
坚持“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相协同。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改善队伍结构,畅通发展渠道,有效增强了“三全育人”体系支撑。一是队伍构成多元。建立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转换机制,聘任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优秀青年担任“校外辅导员”,健全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优化辅导员、教工党支部书记津贴激励制度,推动特聘、联聘、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合作平台建设,发挥主体团队和协同团队的联动作用。二是队伍发展多元。研制辅导员、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案,探索建立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激励机制,通过海外研修、课题研究、推荐进修等多种方式,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展提供多重路径。
二、强化“师资攻坚”,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通过双聘、联聘、特聘等方式,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着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核心团队、主体团队和协同团队,充实思政课教学科研队伍。强化政治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统一,促进队伍建设新发展。将政治素质放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要求教师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科学制定思政课专任教师招聘标准,完善聘用机制,明确聘用原则、岗位职责和相应待遇等,通过特聘、联聘、兼职教授等方式,大力吸引专业领域高水平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积极推进核心团队、主体团队、协同团队三支队伍建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组建核心团队,由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师组成主体团队,由校外知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优秀党政干部和企业家等组成协同团队。举办相关教学培训、教学研讨、教学比赛等,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与教学能力。配齐建强辅导员队伍,严把辅导员招聘入口关,畅通辅导员双线晋升渠道,通过技能大赛、专题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组织新任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探索导师工作坊模式,增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改革试点,鼓励教师申请担任本科生导师,并为每位师范生配备“双导师”。
政治学系吴冠军老师在“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精神血脉”——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学观摩活动中给大学生们阐述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精神谱系。
支撑材料:
12
加强教师思政工作,健全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建设提升,规范教书育人和学术道德等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评聘、导师遴选等各环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学生对师德满意率达到85%以上。
华东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师德考核与监督,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深化,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每年以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座谈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对师德满意率,2021年度学生对师德满意率高于96%。
华东师大召开2021年度师德师风专题会
突出“机制”引德,强化教师思政工作。明确党委书记、校长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每年为新进教师讲授入职“第一课”。将“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建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基础性工程”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校领导班子“学党史、助发展、开新局”实事项目,“台账式”推进落实。建立健全“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制定发布《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考察实施办法》《人才引进政治把关工作办法》《育人、学术、服务贡献奖评选办法》《教职工专项奖设置方案》等,不断完善师德师风激励机制。设立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管理服务三大贡献奖,构建学校、部门两级专项奖表彰奖励体系。
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预防与处理师德失范行为实施办法》《教师校外兼职管理办法》等完善教师职业规范体系。推动二级单位制定《实施细则》,设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明确主体责任。严把教师“入口关”,将政审作为教师聘用的前提条件。明确把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情况作为教师考核、晋升、人才计划申报、评奖评优等的首要标准,专设师德师风监督邮箱和举报电话,形成院系党委监督、师生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依法依规处理监督举报,建立工作台账,保证事事有回复、件件有结果。
支撑材料:
落实教育部党组巡视整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 华东师大召开2021年度师德师风专题会